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与场所认同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30 00:08
课堂空间形态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师与学生的空间位置分布,它超越了传统教学组织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讲,前者重点关注教师与学生的空间分布,而后者则主要指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方式;从外延看,前者主要包括秧田型、矩型、小组合作型等空间形态,后者则主要包括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等组织形式。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学者们仅仅在教学组织层面看待课堂空间形态问题,认为课堂空间形态作为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为教学服务。而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讲,课堂空间形态不仅涉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涉及学生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班级和学校认同等方面的问题。 本研究就将探讨教室的物理环境——课堂空间形态与学生的心理量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包含三个主要研究: 研究一,在已有文献和问卷研习的基础上,编制中学生对班级看法的开放问卷。通过对开放问卷的信息分析,初步编制了中学生场所认同问卷,并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的检验,最终形成正式的问卷。 研究二,通过问卷法,对扬州市和盐城市两所中学的近四百名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形态偏好与场所认同现状进行调查。 研究三,则在研究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2 研究价值
2.1 理论价值
2.2 实践价值
2.2.1 对课堂空间环境设计的改进
2.2.2 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建议
3 国内外相关研究
3.1 课堂空间形态
3.1.1 国内相关研究
3.1.2 国外相关研究
3.2 场所认同
3.2.1 国内相关研究
3.2.2 国外相关研究
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4.1 针对性的测量工具的缺乏
4.2 现有生态学视角的缺失
第二部分 总体研究设计
1 研究变量的界定
1.1 课堂空间形态
1.2 场所认同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研究材料及工具
2.2.1 开放式调查问卷
2.2.2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调查问卷
2.2.3 中学生场所认同问卷
2.3 研究程序
3 研究目的
4 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与结果
研究一 问卷的编制
1 研究目的
2 理论基础
3 开放问卷的编制
3.1 被试
3.2 研究材料与工具
4 正式问卷的编制
5 正式问卷的施测
5.1 被试
5.2 研究工具
5.3 研究程序
6 中学生场所认同初始问卷分析
6.1 项目分析
6.1.1 题目与总分相关
6.1.2 项目鉴别度
6.2 探索性因素分析
6.3 信度分析
6.4 效度分析
6.4.1 内容效度
6.4.2 构想效度
7 讨论
7.1 中学生场所认同问卷结构的建构
7.2 中学场所认同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8 研究结论
研究二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场所认同的分析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中学生座位偏好调查表
3.2.2 中学生场所认同问卷
3.3 统计工具
4 研究结果
4.1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4.1.1 不同性别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差异分析
4.1.2 不同年级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差异分析
4.1.3 不同学业成绩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差异分析
4.2 中学生场所认同在人种学上的差异分析
4.2.1 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场所认同差异分析
4.2.2 不同年级中学生的场所认同差异分析
4.2.3 不同学业成绩中学生的场所认同差异分析
5 讨论
5.1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现状
5.2 中学生场所认同现状
6 研究结论
研究三 课堂空间形态偏好与场所认同的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因素影响下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
3.1.1 在不同喜爱、擅长程度的科目上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
3.1.2 在不同喜爱程度的教师上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
3.1.3 在主、次科目课堂上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
3.2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与场所认同的关系
3.3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对场所认同的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的其他影响因子
4.2 课堂空间形态与中学生场所认同的关系
5 研究结论
第四部分 结论及建议
1 研究结论
2 建议
第五部分 研究检讨与展望
1 研究检讨
1.1 取样的不足
1.2 研究工具的不足
2 研究展望
2.1 扩大样本的数量,丰富样本的类型
2.2 完善研究工具,丰富研究方法
2.3 深入挖掘中介变量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98093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2 研究价值
2.1 理论价值
2.2 实践价值
2.2.1 对课堂空间环境设计的改进
2.2.2 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建议
3 国内外相关研究
3.1 课堂空间形态
3.1.1 国内相关研究
3.1.2 国外相关研究
3.2 场所认同
3.2.1 国内相关研究
3.2.2 国外相关研究
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4.1 针对性的测量工具的缺乏
4.2 现有生态学视角的缺失
第二部分 总体研究设计
1 研究变量的界定
1.1 课堂空间形态
1.2 场所认同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研究材料及工具
2.2.1 开放式调查问卷
2.2.2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调查问卷
2.2.3 中学生场所认同问卷
2.3 研究程序
3 研究目的
4 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与结果
研究一 问卷的编制
1 研究目的
2 理论基础
3 开放问卷的编制
3.1 被试
3.2 研究材料与工具
4 正式问卷的编制
5 正式问卷的施测
5.1 被试
5.2 研究工具
5.3 研究程序
6 中学生场所认同初始问卷分析
6.1 项目分析
6.1.1 题目与总分相关
6.1.2 项目鉴别度
6.2 探索性因素分析
6.3 信度分析
6.4 效度分析
6.4.1 内容效度
6.4.2 构想效度
7 讨论
7.1 中学生场所认同问卷结构的建构
7.2 中学场所认同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8 研究结论
研究二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场所认同的分析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中学生座位偏好调查表
3.2.2 中学生场所认同问卷
3.3 统计工具
4 研究结果
4.1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4.1.1 不同性别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差异分析
4.1.2 不同年级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差异分析
4.1.3 不同学业成绩中学生的课堂空间形态偏好差异分析
4.2 中学生场所认同在人种学上的差异分析
4.2.1 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场所认同差异分析
4.2.2 不同年级中学生的场所认同差异分析
4.2.3 不同学业成绩中学生的场所认同差异分析
5 讨论
5.1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现状
5.2 中学生场所认同现状
6 研究结论
研究三 课堂空间形态偏好与场所认同的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因素影响下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
3.1.1 在不同喜爱、擅长程度的科目上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
3.1.2 在不同喜爱程度的教师上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
3.1.3 在主、次科目课堂上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
3.2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与场所认同的关系
3.3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对场所认同的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中学生课堂空间形态偏好的其他影响因子
4.2 课堂空间形态与中学生场所认同的关系
5 研究结论
第四部分 结论及建议
1 研究结论
2 建议
第五部分 研究检讨与展望
1 研究检讨
1.1 取样的不足
1.2 研究工具的不足
2 研究展望
2.1 扩大样本的数量,丰富样本的类型
2.2 完善研究工具,丰富研究方法
2.3 深入挖掘中介变量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98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998093.html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情境材料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