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汉语构词偏误的描写与统计分析
本文关键词:聋生汉语构词偏误的描写与统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聋生 构词偏误 描写 统计分析 目标词 语素颠倒 新造词 顺序错误 语素构成 分解策略
【摘要】:首先对聋生汉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构词偏误进行了详细描写,把所统计到的433例构词偏误分为新造词、语义相关语素替代、语素错误、语素顺序错误和其它错误几大类,每大类下又分不同小类;其次在描写的基础上对各种类型的偏误数量和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聋生有较强的构词意识和语素意识,会运用语素分解策略和整词习得策略进行汉语词汇学习;最后,描写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聋生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语义中心意识、强调目标词理据和对比相同或近义语素构成的词群。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省兴化市东鲍聋哑学校;
【关键词】: 聋生 构词偏误 描写 统计分析 目标词 语素颠倒 新造词 顺序错误 语素构成 分解策略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词汇的掌握大而言之有两个方面,一是词的切分,再是词的运用[1]。聋生切分汉语词语的错误偶尔可以见到,如“被叠子”中“被子”一词被错误分割,不过此类错误极少。但聋生经常会构造出大量汉语中不存在的词语,这是他们词汇偏误的重要表现。这种现象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但目前对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聃龄,丁国盛,王春茂,MarcusTaft,朱晓平;汉语逆序词的加工─—词素在词加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1999年01期
2 丁国盛;彭聃龄;;汉语逆序词识别中整词与词素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2006年01期
3 邢红兵;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4 朱志平;;双音节复合词语素结合理据的分析及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平;;双音节复合词语素结合理据的分析及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2 邢红兵;;《(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双音合成词语素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3期
3 彭聃龄;汉语信息加工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20年研究工作的回顾[J];当代语言学;2004年04期
4 丁国盛;彭聃龄;;汉语逆序词识别中整词与词素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2006年01期
5 陈曦;张积家;;汉语多词素词识别及表征的理论和新设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沈模卫,李忠平,朱祖祥;部件启动对合体汉字字形识别的影响[J];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7 彭聃龄,丁国盛;中文双字词的表征与加工(下)[J];心理科学;1997年05期
8 宋凤宁,林泳海,宋歌,张必隐;连绵词语音类似的启动效应[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9 徐彩华,张必隐;汉语单字词的通达:词频和累计频率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10 高兵,高峰强;汉语字词识别中词频和语义透明度的交互作用[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艳群;;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的量化问题[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2 徐昌火;甘良梅;赵汶修;;中高级韩国学生汉语合成词习得研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曦;汉语多词素词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机制的心理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睿;新词:论定中式复合名词的构词模式与构造过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海珂;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谭惠敏;“不得不”与“不能不”的辨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董茜;越南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偏误合成词的情况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静;对外汉语双音名词的词义研究与教学[D];广西大学;2006年
7 游红明;初级阶段韩国学生汉语动词词组偏误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8 李文韬;字词因素对日韩留学生双字词词义理解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艳华;“大小类”反义词有/无标记项在汉语及中介语词汇层面的不对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周琳;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及英语背景留学生使用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聃龄,丁国盛,王春茂,MarcusTaft,朱晓平;汉语逆序词的加工─—词素在词加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1999年01期
2 王春茂,彭聃龄;重复启动作业中词的语义透明度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年02期
3 朱志平;双音词偏误的词汇语义学分析[J];汉语学习;2004年02期
4 邢红兵;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文华;;建立语素教学的构想[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刚;汉语名词习得中的中介词缀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明德;;盲聋哑学生的好老师——董世强[J];人民教育;1982年08期
2 张大伦;特殊学生的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88年01期
3 夏国明;发展特殊教育自制教具的重要性[J];教学仪器与实验;1991年06期
4 陈海平;从残疾儿童的共同特征看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J];上海教育科研;1992年06期
5 顾爱玉;耳聋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对100名聋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06期
6 王文琳;;如何在聋生中开展听觉语言训练[J];教学与管理;1993年01期
7 丁晓雯词;K/Holonen;霜刃;;象雾象雨又象风[J];音乐世界;1993年01期
8 宋晓华,,王清波;从实际出发,搞好聋哑学校德育工作[J];北京教育;1994年Z2期
9 高宇征;全日制聋校各科新教材开始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10期
10 张曙;当代性:现实主义的活力所在──论陆涛声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富梅;赵志诚;;探索贫困地区盲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验报告[A];盲人按摩教育、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2 刘金顺;;特校要加强对聋生家长家教的指导[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祁红霞;;浅谈聋生中拗生的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4 杨建军;;聋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志和;凌志根;;聋生自我控制的特殊性及自我控制的培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丁;黄益明;;聋生的社会交往障碍和构筑聋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良好心理基础[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渔歌子;朱晓兰;;聋生的刺猬心态及其教育诱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乐建昆;;提高听力障碍学生运动平衡能力初步研究[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9 闫迎辉;;浅谈聋校体育教学改革[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10 李盛丽;张君;;多媒体技术在聋人体育教学中的运用[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张绍华 李明德;倾注在无声世界里的关爱[N];人民代表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卢丽君;学园 乐园 花园[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赵显坤;特殊教育需要特别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融合教育在中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教以德为首 师以德为先[N];吉林日报;2002年
6 邹景平;数字化给教室教学带来了什么?[N];科技日报;2002年
7 ;超越自卑[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胡乐彪;超越自卑[N];福建科技报;2003年
9 向杰;残疾青年上大学还是难题?[N];科技日报;2003年
10 ;呼吁大学设立手语翻译专业 培养专业手语翻译人才[N];人民政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昝飞;聋生汉字加工中语音编码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于素红;聋生解决加减文字题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门国杰;现代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臧秀贤;分类教学在聋校英语教学中的尝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坤;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国武;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5 刁春好;聋校数学探究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苏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聋生的有效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悦;聋校校园网语言训练资源库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晓梅;聋校语言教学方法的调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莹;聋校语文教学中视觉情境构建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花钰锋;信息技术与聋校高中历史课程整合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35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3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