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成教的现实思考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成教的现实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 农村成人教育 农民素质 农村经济 山西省 长效机制 基本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 农村社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
【摘要】:山西新农村建设在国家的决策和推动下已全面启动,新的形势为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成人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山西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认为农村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基本对策:一是构建农村成人教育的网络;二是建立和开展以农村实用技术、就业技能、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三是启动为主要任务的农村社区教育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机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成人教育 农民素质 农村经济 山西省 长效机制 基本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 农村社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了解决好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国家在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方面做出了果断的调整:即城市经济转入市场主导,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技术创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农村经济实行政府主导,通过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寄农;农村经济学科研究会召开书稿讨论会并举办讲习班[J];中国农村经济;1985年11期
2 ;瑞金、兴国县的教育情况调查[J];江西教育科研;1985年Z1期
3 石山;生态经济思想与新农村建设[J];河北学刊;1986年06期
4 范军,陆国民;一所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学校[J];教育与职业;1986年06期
5 王利耀;谈谈农村智力开发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6 范军;陆国民;;一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好形式——对江苏省海门县三星乡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的调查[J];成人教育;1986年05期
7 伊晓中;;按需施教 办出特色[J];北京成人教育;1986年06期
8 兰新文;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J];湖南农业科学;1987年S1期
9 宋照宪;论农村成人学校的教材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11期
10 李超然;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改革农村教育[J];教育与经济;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认真贯彻新《土地管理法》 加快山区小城镇建设步伐[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张德平;;卧薪尝胆寻富路 齐心协力奔小康[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陈瑞洁;;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倾力服务三峡工程[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4 杨向群;项复民;;当前农村成人教育面临困难的深层原因浅析[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海亚;;温州市农村沼气建设探索[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6 黄振侠;朱军平;;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7 边振兴;王斌;王秋兵;;辽宁省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析[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科技引领花园人走上康庄路[A];金华市科普示范村创建经验汇编[C];2005年
9 ;科普带来满眼春[A];金华市科普示范村创建经验汇编[C];2005年
10 陈星高;江瑞珍;;探析山区城镇建设中的人文生态理念[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作者为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英才;武将台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2 曹伟庆 曾毓琳;第二届中国农民旅游节深秋登场[N];华东旅游报;2000年
3 记者 张蕴;教育:创新水平要大提高[N];解放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任芳;四川农田水利:何时丰水又沃田?[N];经济日报;2000年
5 何学彦 朱启臻;农村成人教育担负新使命[N];农民日报;2000年
6 鞠正江;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意义[N];社会科学报;2000年
7 冯金涛 邹建丰 朱新法;农民住宅与城市小区没有区别[N];新华日报;2000年
8 朱安军 王治;浦北县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N];中国建设报;2000年
9 记者 春鹤;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闭幕[N];中国体育报;2000年
10 通讯员 李华 记者 胡冠平;水清地绿环境美[N];浙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蔚文;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刘建荣;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匡远配;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邢志广;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严江;四川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正东;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教育的现存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雪娥;终身教育背景下中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赵若焱;芜湖城乡交接带农村聚落转型——调查·研究·实践[D];清华大学;2003年
4 裴斐;北京农村信用社与京郊民间投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徐璐璐;徽州传统聚落对安徽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陆嘉;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改造的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余约成;浙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小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9 周俊秀;在统筹发展中构建和谐城乡关系[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张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2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7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