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家庭背景与流动儿童的留城意愿——一项基于家庭教育内容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6:13

  本文关键词:家庭背景与流动儿童的留城意愿——一项基于家庭教育内容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内容 流动儿童 留城意愿 家庭背景 文化再生产


【摘要】:本文利用2007年年末在南京市进行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资料,以家庭对其子女"如何与城市人交往"的教育内容为切入点,探讨不同家庭背景的流动儿童是否有着不同的留城意愿。研究发现,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其子女的留城意愿存在着显著影响,而流动儿童的家庭背景差异也影响着家长的教育内容。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家庭教育内容 流动儿童 留城意愿 家庭背景 文化再生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SH008) 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05414211)“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的资助
【分类号】:C92-05;G78
【正文快照】: 1引言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流动农民不再以“单身外出”而是以“举家迁徙”的方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家庭化趋势与移民定居趋势逐渐增强,流动人口中儿童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如果说,年长的流动农民出于“生活预期”、“生命周期”等制度性原因而返回农村(李强,20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杰;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2 郑晓康;李新宇;;流动人口子女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3 叶苏;厦门市流动人口的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05年01期

4 李若建;;迁移与滞留:广东省人口老化的区域特征研究[J];南方人口;2006年04期

5 王春兰;丁金宏;;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07年01期

6 陈文哲;朱宇;;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动态变化和内部差异——基于福建省4城市的调查[J];南方人口;2008年02期

7 赵娟;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养方式的质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4年08期

8 吴兴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5年01期

9 胡莹;商虹;;论家庭教育的功能、特点和基本要求[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赵晔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J];社会;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谦;吴昊潼;;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2 袁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理论研究——兼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条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张义烈;;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二代”市民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成艾华;;中国农民工回流的动力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5 刘乃峰;;浅析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工第二代”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6 余根强;;河南省劳务输出回归人员问卷调查报告[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7 翟玉建;贾俊民;;关于农民工名称的冷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8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9 孙朝阳;;家庭策略视角下农村已婚劳动力转移的性别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10 孙朝阳;;青年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莹;刘遇春;;农民工权利的侵害及其维护[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2 周晓唯;冯薇;;犯罪行为制度诱因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我国贫困犯罪与制度性不平等的探悉[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泉超;;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小淋;;农民工流动现象研究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童宏保;;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偏好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浙江民生报告——就业问题研究 目标、对策与建议[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就业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浙宁;;“90一代”城市新移民的家庭教育状况——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青少年比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华正新;;“结构力量”与身份认同:私营企业中的技术工人群体——一种农民工研究视角的转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10 徐浙宁;;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早期家庭教育:资源与限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3 吴要武;制度障碍下的乡城迁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黄忠怀;空间重构与社会再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杨卫军;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增收[D];西北大学;2006年

8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9 彭文兵;经济社会学理论方法与运用[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10 张永良;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081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81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4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