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英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的初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形成的第一波热潮,再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新高潮。目前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主要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移民潮的涌入构成了英国华文教育两次跳跃发展的直接动因;英国政府语言政策的变革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华人社会的倾力支持为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香港政府的鼎力支持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支撑。英国华文教育的未来变革应注重与主流学校的协调与耦合,以形成合力,相互促进,使华文教育既能满足英国经济与文化教育发展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又能符合英国华人社会对华文教育的基本诉求。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英国 华文教育 中文学校 历史
【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海西教育传承与两岸教育交流研究”(1240212-02)
【分类号】:G749
【正文快照】: 一、引言英国是欧洲华文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英国的华文教育不仅起源早,而且其中文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也是其他欧洲国家难以媲美的。与对东南亚国家的研究相比,我国对英国华文教育的研究相对薄弱,这与英国在欧洲华文教育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极不相称。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云平;王雅琼;;闽南侨乡民俗变迁点滴[J];八桂侨刊;2008年04期
2 陈衍德;东南亚与西欧闽籍华人地缘性社团的比较[J];东南亚研究;2003年06期
3 李志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时期的赴俄华侨[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5期
4 潮龙起;;粤闽浙三省新移民职业结构的比较研究[J];八桂侨刊;2009年03期
5 李明欢;黄猷;;海外华人族群文化与海外华文教育[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6 王超;;改革开放以来欧洲华商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9年03期
7 黄静;潮汕与中国传统侨乡:一个关于移民经验的类型学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1期
8 李明欢,江宏真,俞云平;一个旅欧新侨乡的形成、影响、问题与对策——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新侨乡调研报告[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9 邓兰华,张红;俄罗斯华侨华人与俄联邦的移民政策[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明欢;;隔洋情怀:欧洲的东南亚华裔与海洋亚洲[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义强;;欧盟国家的中国大陆新移民迁移动因的多维探讨[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志强;“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中的传教士与美国华人社会(1848-1900)[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亚楠;韩人社区与“韩味”青岛[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李芳田;国际移民及其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钱晓燕;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劳动力跨境就业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朱鹏;北洋政府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研究(1918-1920年)[D];暨南大学;2010年
6 徐文永;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文峰;欧盟非法移民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马永明;论外部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香山籍归侨为例[D];暨南大学;2004年
9 向军;晚清华侨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赵俊亚;旅俄华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青;丹麦的华人新移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会会;中国双重国籍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3 刘娟;福清赴阿根廷新移民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张晶盈;福建华侨农场的社会化转型[D];厦门大学;2008年
5 陈欣伟;流离寻岸的繁花[D];厦门大学;2009年
6 朱晓静;甘肃地区农村移民适应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朝军;中国的外国人居留权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李天治;西欧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D];暨南大学;2010年
9 马莉;中俄关系视野下的华侨华人[D];暨南大学;2008年
10 孟庆梓;改革开放后海外新移民与农村社会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娟明;英国的高等教育结构[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瑶族、布依族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讨论[J];民族研究;1980年03期
3 周裕栋;云南彝文的使用和传播[J];民族研究;1980年06期
4 王廷科;尊重历史事实 重视理论概括——党史教学中的体会[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李国权,何克让;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6 谢俊美;上海历史上人口的变迁[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7 姚全兴;群策群力,开展地方史研究——上海史研究座谈纪要[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8 ;上海史学界筹划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9 文;本院历史所举行党史研究[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10 ;关于“万岁”口号一文的意见[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孝聪;;英国境内的古罗马哈德里安长城遗迹及其维护[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赵文斌;;珠江口沿岸古炮台研究[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3 蔡铁民;;闽南侨胞乡情流变[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4 冯仲平;;1949年前后的英国对华政策[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王建朗;;试述建国初年英国对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政策演变[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时殷弘;;英国、印度与美国对华政策(1949——1950)[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黄庆华;;萨拉查政府与承认新中国问题[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黄宇和;;1940年代的澳中关系[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林亨耀;;润滑技术及国外发展趋势[A];摩擦学第四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册)[C];1987年
10 张大鹏;;中国果树生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21世纪展望[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上海记者 施来发 通讯员 陈英姿;英国专家 谈建筑节能[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 冯正平;英国汽车业:没落的贵族[N];中国汽车报;2000年
3 记者 栾保华;英寻求在华投资合作机会[N];中国汽车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栾保华;顺应潮流 因势而立[N];中国汽车报;2000年
5 兴化;英国拟开征能源税[N];中国税务报;2000年
6 王新新;英国:用水先领许可证[N];中国税务报;2000年
7 王书羽;蓬勃发展的英国旅游业[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钟新宜;狮城翰墨 中华情深[N];中国艺术报;2000年
9 刘林森;小行星会撞毁地球吗[N];大众科技报;2000年
10 驻英国使馆经商处 淡玉忠;海外专递英国政府鼓励破产者再创业[N];国际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北根;1919至1921年间英国与北京政府的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邓城锋;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王石泉;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的重建[D];复旦大学;2004年
6 彭青龙;“写回”帝国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海英;论主体性的历史生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育宁;1934—1935年英国对德政策的调整与英德海军协定[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耿志;从1941-1942年苏联领土上波兰军队的组建和撤离看战时初期盟国间的合作与冲突[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评梅;WTO与中国电信体制改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吴结;英国政府与大学关系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肖菲;海外华文教材练习设计与编排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陈小红;华文教材课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武在争;从排斥、隔离到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丹;英国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庆华;英国示范学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平;电子商务中公平数据交换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09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0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