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云南省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教师为样本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云南省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教师为样本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教师 人格特征 自我实现水平 云南省 边远地区 教师专业化发展 小学教师 中学教师 自我接受 调查研究
【摘要】:采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RC)》对云南省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对少数民族教师人格特征进行描述,并从少数民族教师的人格特征入手,探索形成其职业素质和表现其职业道德的心理条件及其相关因素,进而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开展少数民族教师培养培训活动,促进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实际意义上的依据。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师 人格特征 自我实现水平 云南省 边远地区 教师专业化发展 小学教师 中学教师 自我接受 调查研究
【分类号】:G755.1
【正文快照】: 教师是一个社会对其专业水准和道德水平的期望与要求都比较高的职业群体,他们是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与开发者。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其职业生涯共始终的.教师的心理品质及职业素养关系到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一个地区的教学水平及教育质量。其中,,其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师对课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短波[J];中国民族;1981年05期
2 陈建洲;;民族教育 欣欣向荣[J];人民教育;1981年04期
3 ;针对实际情况 采取特殊措施 我省民族教育事业逐步恢复和发展[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年02期
4 熊新新;开发智力,致志成才[J];人口学刊;1982年01期
5 ;百字稿[J];湖南教育;1982年06期
6 赵中天;人格因素与智力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7 李思明;青海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的关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8 辜胜阻 ,李珍;试论独生子女的社会化[J];社会;1983年05期
9 ;建设民族化的教师队伍[J];人民教育;1983年10期
10 李满■;;绿春县为教师办了五件好事[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双喜;庞新光;吴建国;;招飞心理选拔测评系统研究综述[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罗宗强;;自然范型:李白的人格特征[A];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3 乐瑜文;王栋;;天津市护士人格特征调查[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郭庆科;;心理控制源与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肖海霞;;律师人格特征与个人偏好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郑爱民;潘熹春;;男女医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杨利国;;心理治疗在临床的作用浅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8 潘芳;张红静;丁守銮;;100名本、专科医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9 林驰;;论病理性谎言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王晓敏;;安定类药物中毒37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驰;北大推出人才素质测评系统[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袁新文;师德是教师的灵魂[N];光明日报;2000年
3 沃建中;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0年
4 黄训美(作者系福建行政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李德元;情志致病学说中西医有一致性[N];健康报;2000年
6 李洪;电子商务与网民素质[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7 美妮亚;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N];科学时报;2000年
8 杨利昆;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N];山东科技报;2000年
9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 蔡焯基;丧失感 威胁感 不安全感——致病[N];北京日报;2001年
10 刘爱吉 许兴荣;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利燕;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星;民警人格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莉娟;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沈鑫华;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学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朱海燕;毒品犯的人格结构与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韦晓;汉语“人格”与“性格”的内隐概念及其心理结构的本土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范丽恒;高中生性别角色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罗正学;陆军学院学员军事职业资格人格特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王学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及其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余文生;漳浦县学业中等生自我监控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马小琴;海洛因依赖者人格特征与性功能的研究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27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2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