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
本文关键词: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发展 民族性 时代性 民族教育问题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摘要】: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没有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将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马列部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一、导言在特定的空间条件下,在漫长的时间内,每个民族经过本民族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各个民族都依靠这些文化繁衍生息。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指:“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霍力岩,李敏谊;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文化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2 滕星 ,杨红;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祜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4 张英魁;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公民教育[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5 蔡德贵;季羡林的多元文化观和文化交流论[J];齐鲁学刊;2003年01期
6 马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01期
7 崔延虎;跨文化交际教育:民族教育若干问题探讨——教育人类学的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光洁,尹弘飚;西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章光洁,尹弘飚;试论西部少数民族教育的课程改革[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3 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4 辛治洋;当前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黄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民族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6期
6 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毛颖,乐莉;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困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8 何喜刚,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本土化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9 牛文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索南,李延福,索南仁欠;平安县当彩小学双语教学试验——基本失去民族语言的藏族小块聚居区学习藏文拼音的新路子[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海霞;农村维吾尔族女性的行为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5 孟小军;断裂与链接[D];西南大学;2006年
6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刘正发(阿里瓦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谭志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本能;文化资本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语文教材适应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治玉;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管理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丹;人文社科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命题中的问题与对策: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D];苏州大学;2007年
4 马慧;回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回族幼儿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邓胜柱;加德纳的教育思想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熙;少数民族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杨柳;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现状与改革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鹤立;人类学视野中的湘西苗族学校教育[D];中南大学;2006年
9 丁杰;理想学生观的时代解读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唐祺;苗族家庭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赵世林;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思想战线;1995年06期
3 葛荃,韩玲梅;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政治文明与人的发展刍议[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1期
4 马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屏 ,罗辑;从古吴城到新无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许顺湛;关于中国远古文化的源流问题——评瓦西里耶夫中国文化西来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短波[J];中国民族;1981年06期
4 李廷先;;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扬州——扬州古代文化丛谈之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5 何正璜;人类文明的霞光——西安出土文物及古迹[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2年02期
6 赵启厚;苏德哲学家讨论“哲学与文化”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5期
7 范培廉;;学习十二大文件民族部分辅导材料 第三讲:过去几年中,党中央确定了哪些有利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权利,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团结的政策?[J];中国民族;1983年03期
8 K.康多尔 ,杨雪英;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哲学与文化的关系[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2期
9 D·G·蒙德尔勃姆;徐元;赵立航;;文化人类学[J];世界民族;1984年01期
10 凯尔;科瓦尔森;卢野鹤;;社会和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燮初;;略论吴文化在长江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迈向21世纪的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研讨会纪要[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3 龚学平;;在“迈向21世纪的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4 陈沂;;在“迈向21世纪的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研讨会”上的开幕词[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5 张佳生;;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在民族学中的意义——兼谈满族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特点[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翟锦程;;从文化发展角度研究和认识名辩学[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7 涧侬;沈望舒;;北京古旧书业与北京文化发展[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8 张福平;刘西琳;;国家文化战略与编辑的文化使命[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陈香白;陈再|,
本文编号:1138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3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