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成人教育应以德育和素质教育为先
本文关键词:高职成人教育应以德育和素质教育为先
【摘要】:和谐社会的实现,客观上须凭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主观上须靠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审视,我国成人教育偏重学历教育,忽视德育和素质教育。只有尽快弥补缺失、纠正偏差,成人教育才能为和谐社会构建多做贡献。
【作者单位】:
【分类号】:G724
【正文快照】: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成人教育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我们追求的社会和谐会因国民素质不高而造成社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倩;大学生教育管理应以理性个性培养为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5期
2 张东娇;论教育的悲剧精神——兼谈教育的美学气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4期
3 艾克柔,余国源;试论创新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张天宝;试论理解的教育过程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刘超良;“教育产业化”的人文思考[J];教育探索;2001年05期
6 黎琼锋;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师生关系[J];教育探索;2001年06期
7 叶文梓;论教育现代化民发展基础的局限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7期
8 陈莉兰;教师的创造素质与创造性教学[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刘国永;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江崇廓,李月梅;论大学的品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钟武;毛建素;;穿越“环境高山”——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和下降[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嘉兴市工商局课题组;;关于工商文化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兼论嘉兴工商文化实践模型的构造[A];浙江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聂珍钊;;论科学文化素质与外国文学教育[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4 张勇格;;试论就业对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明君;;完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9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香云;师幼交往的主体间性特点及实现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玲;后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红英;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阻抗的文化检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铁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生青德;科学课程资源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汉芳;论道德教育中的体验[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丽红;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研究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丽华;利用情感教学优化中学课堂教学管理[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向秋;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红英;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咏飞;陈碧琼;;高等医学成人教育检验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2 姚艳娅;;现阶段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3 朱涛;;高等院校成人教育亟需转型[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4 盛显容;;“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诉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王伟荣;;和谐社会背景下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6 贾畅宇;刘少广;;当代社会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5期
7 傅英芬;;论成人教育生源危机的解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4期
8 章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引领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青年科学;2010年03期
9 周志毅;;终身学习理念下成人教育的转变[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02期
10 ;环球资讯[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东;;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吴珠琳;;携手共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许振成;张修玉;胡习邦;赵晓光;;生态文明新理念[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张修玉;许振成;胡习邦;赵晓光;;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徐国萍;项建富;;秀洲民间绘画:从和谐走向现代新样本[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傅思明;张鑫;;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刍议[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洪荣昌;许琬甄;;两岸推展小区成人教育课程内涵之比较研究——以台湾小区大学与大陆小区学院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9 游明珠;吴正荣;;台湾小区成人教育政策与实施概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辛英含;;社会工程——人类消解社会危机的新工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晓东;宁夏18个区县实现教育强县目标[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李永海;爱是教育之魂[N];工人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恒春;职业教育是发展地区经济的生力军[N];银川晚报;2011年
4 记者 陈瑞昌 通讯员 顾升康;江苏启东万余百姓顺利再就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邓文华;1951年至1953年景县冬学扫盲运动(一)[N];衡水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朱园园;“就业之路再宽一点”[N];柴达木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朱振国;职业教育:就业质量受更多关注[N];光明日报;2011年
8 沈阳市终身教育研究会 赵金城 王殿元 陈国秋;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审视成人教育[N];光明日报;2010年
9 范华龙 李晓雯;转变思路 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N];今日信息报;2010年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蓝建;遏制成人教育边缘化趋势[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相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华平;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5 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凯丽比努·阿不都热合曼;从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论回鹘人行为态度的伦理化[D];复旦大学;2010年
7 刘德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彭f;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吴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协调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10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爱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舒;现代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丽丽;壮汉文化融合与广西和谐社会建设[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锡春;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杨文雷;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肖金长;我国农村成人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郭立峰;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尹丽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易斌彬;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公民意识培育[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晓玉;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及其现实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43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4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