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关于“人本特教”的内涵及其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06 02:22

  本文关键词:关于“人本特教”的内涵及其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人本特教 以人为本 有教无类 教育平等 特殊教育 孔子 普通学生 当代中国教育 思想基础 参考价值


【摘要】:"人本特教"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其观点既有牢固的中国教育思想基础,又是西方教育平等思想的体现;"人本特教"概念的提出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鲁东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人本特教”观点[1]的提出,既拓宽了特殊教育的内涵,又深化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人人都有特殊需要,人人都需要特殊教育”,既具有牢固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基础,又体现出近代西方以来一直倡导的教育平等思想。“人人都要关心特殊教育,人人都能享有特殊教育”,既是当代中国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春景;毛明月;;因材施教新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张冲;;以人为本,树立中国大特殊教育新理念——孟万金教授创立“人本特教”的里程碑意义[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让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三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1期

2 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推进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任重道远——四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2期

3 孟万金;;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特殊教育研究新局面——二○○六年新春贺词[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晓民;重识有教无类[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王晋;立法视野中的以人为本[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李瑞星;以人为本[J];现代家教;2003年12期

4 杨茂新;真正以人为本很难[J];广东教育;2005年03期

5 张德;窦亚丽;;正确理解与贯彻“以人为本”[J];中国人才;2006年01期

6 文雨;;“以人为本” 不是口号[J];甘肃教育;2006年18期

7 曾昭耀;智利的教育平等发展战略[J];共产党员;2005年06期

8 李振祥;论以人为本的内涵[J];现代企业教育;2001年09期

9 尹冬青,白会香;如何实现“以人为本”这一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代文仙;;老师,您以人为本了吗[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鹏;;开发西部应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元民;;坚持以人为本 塑造天使形象[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纪;;“以人为本”建构当代道教教义[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邬q;;以人为本 发展西部[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叶建勤;;浅谈“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文化[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石介;;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两个最佳”[A];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宝鸡“四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锐生;;以人为本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林;张家桢;;西部大开发要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程小禾;;“以人为本”加强对合同制护士的管理[A];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高颖维;;金字招牌“德”来铸——贵友大厦“以德为魂,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之路[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生;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抓好思想政治教育[N];解放军报;2005年

2 仪征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恩平;坚持以人为本健全管理机制锻造一流队伍[N];江苏经济报;2005年

3 吴同国;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N];光华时报;2005年

4 梅传众 沈东坡;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5 本报通讯员 张丽清 靳德新;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6 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刘新;以人为本建军治军[N];湖南日报;2008年

7 中国农业银行仪征支行行长 孙厚伟;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科学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9年

8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董根洪;坚持以人为本要处理好六大关系[N];杭州日报;2009年

9 中共江油市委中心组;江油:以人为本推进科学重建[N];四川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天红;以人为本谋发展[N];抚顺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士青;以人为本与法治政府建设[D];武汉大学;2005年

2 皮庆侯;孙中山民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增辉;新公共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侯桂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D];吉林大学;2006年

7 蒋锦洪;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9 苟人民;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锐;以人为本的设计要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徐岚;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瑞雪;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与高中作文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焦海丽;论“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年

5 王永辉;“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慧娟;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5年

7 黄邦道;“以人为本、法德结合”——中国跨世纪新型治国战略的理性选择[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立新;试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石志华;论“以人为本”作文教学的实施[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新华;以人为本重构GDP理论[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46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46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