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中小学“陪读”现象的道德问询

发布时间:2017-11-11 16:16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陪读”现象的道德问询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 家长 功利化 教育价值 道德 学习成绩 现象 学校 现实生活 教育生态学


【摘要】:正中小学"陪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特别教育现象。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这一现象,找出中小学"陪读"产生的根源。本文从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全新视角解读"陪读"现象。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中小学“陪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特别教育现象。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这一现象,找出中小学“陪读”产生的根源。本文从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全新视角解读“陪读”现象。一、中小学“陪读”现象表征中小学陪读方式林林总总,,但总体来说,有这样几种表征: 1.生活陪读生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德胜;日常生活、遭遇和意外与道德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玉婷;新课程实施中的家校合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骆映;体育教学学生主体参与价值略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李静波;;我国大学生的体育课态度及成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4 韩宝爱,王富平;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孟莉,孙发利;高师学生主体参与式心理素质教育探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励骅;试论教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石奇印;陶行知的师德及其现实意义[J];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8 朱伶俐,冯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9 章毛平;;关于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曹银忠;试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障碍及其克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闫德明;学校品牌个性的组织识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崔欣

本文编号:1172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72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7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