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定位的生态位视角研究
本文关键词:继续教育定位的生态位视角研究
【摘要】:作为分析生物个体、种群和环境相关性的生态位理论,不仅在自然界具有普遍意义,对于教育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各种教育现象的理论和方法,使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生态位状况,考察研究继续教育与其生态位的相关度,探寻继续教育发展定位的新举措。
【作者单位】: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在借鉴、摸索和探寻的成长过程中,我国的继续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尽管也不乏一所高校具有上百个校外远程教学站点,学员人数超万人甚至达数万人的继续教育规模,但就继续教育的整体而言,无论是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还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实际运作都还存在许多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楼锡锦;;高校发展与战略规划制定[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5期
2 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健;;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及其评价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3期
2 俞涛;王道平;张高明;黄桂芳;屈姝存;;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编辑学报;2007年01期
3 蔡箐;;网络媒体生态危机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4 苏荟;闫卫华;;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彰显地方高校职能[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谢斌;人类管理活动的生态内涵[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艳辉;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经济理论新解[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7 李玉杰;;生态位视角:继续教育定位研究[J];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8 张艳辉;基于生态学视角对产业经济理论的重新阐释[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9 王继国;;湿地调节气候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以新疆艾比湖湿地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刘延庆;;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培育[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峰;;现代服务业企业竞争研究:企业生态位视角[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长征;国际陆港作用机理与布局规划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赵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何培英;高等海洋教育生态及其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韩锦标;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秦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产学研联盟中企业动机与绩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7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申恩平;企业群落演化路径与厂商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发明;基于生态观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凯颖;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服装品牌规划与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李岩;地方师范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纪妍;核心竞争力视角下大学智力资源有效管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翔;俄罗斯创新型大学战略规划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向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困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方法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冬梅;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邢岩;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别敦荣,田恩舜;论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2 孟丽菊;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概念塑型[J];教育科学;2002年03期
3 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4 万秀兰;国外高校战略规划的研究及借鉴[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05期
5 马士斌;“战国时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学海;2000年05期
6 杨昕,孙振球;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进展[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4期
7 王继华,文胜利;论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黎明;大学教育定位与大学生成长的价值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0期
2 王一涛;;农村教育定位:实践与反思[J];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3 梁晓;;教育能够做什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9年22期
4 王一涛;;农村教育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5 邹兴平;艾楚君;;论形势与政策课在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定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6 管庆智,刘晖,陈锡章;对北京高等教育定位和发展方针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998年05期
7 江净帆;;论文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重新定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阮成武;;论社会建设中的政府教育职能[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3期
9 张春明;;浅谈依法办学——走进WTO以后,成人高等学校的教育定位[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红艳;;略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君艳;严正;;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下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培养计划[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李朝;吴影;;MTI(翻译硕士)教育定位刍议[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蕾;;定位理论在高中地理新课改中的运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皮江红;;教育券对职业教育适用的理论证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朱春艳;;试论科学的精神价值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大纲)[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胡杰;冉学平;秦明忠;;构建数字媒体教育“三位一体”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胡杰;冉学平;秦明忠;;构建数字媒体教育“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8 余森;;“中国式”民办教育如何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9 张如琼;;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考证促学[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遵义县站记者 丁思江;有章有法抓强县教育[N];遵义日报;2010年
2 贺春兰邋解艳华;聚焦幼教收费:找准学前教育定位[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朝阳教育春潮涌动[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王静邋幺佳莉;创新能力培养不能一厢情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舒晴;如何给明天的远程教育定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张小明;医药人才:频繁跳槽为哪般[N];中国人事报;2005年
7 黄远贵;含山主题教育活动突出服务“主题”[N];巢湖日报;2008年
8 ;大学生就业的“城市依赖症”[N];中国商报;2006年
9 陈宝瑜;高等自学考试教育的突围[N];人民政协报;2005年
10 市人大代表 铁东区区长 王洪生;大力发展城乡职业技术教育[N];鞍山日报 ;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峰;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创新教育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徐小军;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定位[D];河南大学;2007年
3 何正胤;中学学业困难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艳艳;南京汇文女子中学音乐教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5 刘敏;师范转综合后的西南大学教师教育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韩英;成人教育定位及发展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7 伏金祥;天水市民办高中教育定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晓宇;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德春;西部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10 文春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86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8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