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04:00
本文关键词: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
【摘要】: 民族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由于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教育的发展仍然较为滞后,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政策加以扶持。教育发展离不开投资,民族教育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的投资,投资规模的大小决定了民族教育的供给水平和供给结构。在民族教育投资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是最重要的投资主体,同时要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资于民族教育。由于既有的投资体制和机制,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严重不足,与需求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资金缺口。因而,分析民族教育投资不足的原因,剖析民族教育投资主体的行为,研究民族教育投资规模、结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客观评价民族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总结民族教育投资政策的得失,重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是当前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什么民族教育长期滞后?原因是什么?有何良策?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在民族教育发展基础差的事实基础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着重解决的是民族教育的投入,只有加大投入的力度,改善投资结构,拓展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益,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论文基于教育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民族教育学等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对上述几个重要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三章),总结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分析民族教育供给与需求失衡的深刻原因。作者认为,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不足引致的消费不足,由于消费不足又进一步导致教育规模的萎缩、教育投资效益低下、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民族地区形成教育供给不足和需求较旺的严重背离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校正的唯一办法就是突破教育投资瓶颈,实现资本供给与教育产出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民族地区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通过对民族教育投资相关因素的微观分析,主要考察民族教育投资主体的行为范式、利益冲突及其调适。 第二部分(第四、五章),强化对民族教育投资经济效果的分析及民族教育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分析。本部分,运用投入——产出、成本——收益方法进行了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教育需求的均衡分析,尤其是将乘数原理用于分析民族教育投资效应,在方法上是一种创新,同时得到了与民族地区教育实际相吻合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六、七章、八章),从三个视角分析了民族教育投资的效果,探讨了民族教育投资结构中的财政、金融、税收以及投资体制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提出加大民族教育投资以深化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及对民族教育投资政策的宏观分析。首先是对民族教育投资政策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建立民族教育投资政策的传导机制、干预机制、协同机制,实现民族教育投资的制度创新。 第四部分(第九章),提出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新的思路和建议。提出在坚持“有进有退,适度竞争”的原则下,要设计双赢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实行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以及建立补偿性民族教育投资体制、以就业为导向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以产业为导向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及建立规范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这些制度设计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际参考价值。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民族教育投资不足的原因包括:投资不足的累积效应;非均衡发展的直接影响;对教育作用认识的错位;传统文化的部分消解。(2)通过对民族地区教育投资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的计量分析发现,第一,从人均公共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看,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高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的水平。目前民族地区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比非民族地区和全国平均高得多,投资见效要快得多。第二,民族地区资本与教育投资的系数相比,教育的系数要远远大于资本的系数,这表明若同时投入等量的资本和教育投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远远大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要发挥金融机构在民族教育投资中的融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对民族教育的直接投资。(4)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应增加技能培养内容,加大技能培养投资。根据民族地区人口及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在义务教育阶段,除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外,应加大学生农业生产技能方面的培养,在投资时,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业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农业技术实验室的建设。(5)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要按照“有进有退,适度竞争”的原则,建立起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投资体制。一是对民族教育投资进行分类指导,实行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国家承担绝大部分教育投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实施;二是在条件成熟时,对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费用全免,也就是农村孩子读书家庭不需要支付任何教育费用,且能享受到一定的生活补助,将此作为落实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6)在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及制度安排方面,提出如下改革思路。①设计双赢的教育投资体制;②建立补偿性教育投资体制;③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投资体制;④建立起以产业为导向的教育投资体制;⑤建立起规范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7)民族教育投资必须走法制化的道路,通过法律来规范投资行为,明确责任义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建议尽快制定实施《民族教育投资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5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芳;杨雯;;义务教育投入与产出: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05期
2 冯太学;张学敏;;我国民族教育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学敏;冯太学;;我国民族教育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林;公平视角下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卫东;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志江;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的教育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振;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与完善创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车延年;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覃夏梅;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261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26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