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文化语境下的成人高等教育
本文关键词:自主创新文化语境下的成人高等教育
【摘要】:本文从自主创新文化语境的视角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先对自主创新的文化语境观进行界定,再通过说明当前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阐述成人高等教育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对自主创新语境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作者单位】:
【分类号】:G724
【正文快照】: 一、自主创新的文化语境观“文化”是智力意义上的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它是指人类“智力的发展、心灵的发展”,或指社会礼仪、风俗习惯、社区群体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语境”一词是语言学的一个词汇,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它是某种语言要素所构成的语言境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莲英;成人教育的良好文化环境形成与培养创新精神[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朱涛;;成人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田建荣;关于高等教育学术性、职业性问题的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徐越,浩宇;打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攻坚战──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纪宝成访谈[J];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绍华;;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2 梁山;;论成人教育学理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主体间性[J];成人教育;2008年10期
3 林克显;黄腾华;李小稳;;我国农民教育研究队伍状况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培福;;境外开放大学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孙二军;李国庆;;高师院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释义及实现路径[J];高教探索;2008年02期
6 李雪霞;;中等旅游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培养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8期
7 陈小红;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观[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4期
8 李培福;;广西开放大学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2年11期
9 李宽宽;;提高高职教育学习效率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22期
10 高志敏;崔铭香;贾凡;;我国成人教育的十大成就、十大问题与十大对策(续)[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储诚炜;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沈振锋;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何爱霞;专业社会化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欧璐莎;实习教师社会化过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玮;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真;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商政亭;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忠平;政府与高等学校法律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琰;上海成人教育的记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辉;独立学院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陈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陈福祥;反思与超越:成人教育研究思维方式之转换[D];河南大学;2008年
9 何铁雨;社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侃;建国以来我国大学制度变迁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涛;成人教育:“一波五折”的历程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安文铸;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方向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3 杜兰英,朱昶;成人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体系的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高志敏,纪军;在“成人”与“教育”之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章豹;吴庆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问题透视与路径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高昕;;自主创新 引领未来[J];成才之路;2007年22期
3 刘明亮;;浅谈石油企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陈兆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J];考试(高考文科版);2006年10期
5 傅宏波;;2006,中国创新年[J];观察与思考;2006年01期
6 秦正为;;自主创新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J];兰州学刊;2007年06期
7 谭文华;;海西区战略视角下的福建省自主创新发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张苏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宝鸡的核心[J];宝鸡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武存生;姚秀平;夏雅君;;高层次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9期
10 梅方竹;涂立超;孙站成;王宏杰;雷建华;朱晓;;加强农业高等院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孔来;;论自主创新三种实现形式的相互关系[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谢科范;董芹芹;陈云;;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模式辨析[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吴爱华;;自主创新的三种模式内涵探析[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4 阿不力米提·阿巴白克;;提高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包心鉴;;以积极的自主创新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6 徐乐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在2007年中国钢铁年会上的讲话[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兆刚;刘则渊;;基于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国家创新系统[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8 贾路桥;;加强自主创新 加快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A];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8/2009)[C];2009年
9 郑文范;于洪波;;促进辽宁主导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吴炜峰;;产业创新:山东县域经济实施自主创新的主要模式[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薛秀春;用科技创新提高综合竞争能力[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肖曙阳;自主创新与我国的路径选择[N];黄冈日报;2006年
3 潘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广西日报;2006年
4 郑杏果;以企业为主体 建设创新体系[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市发改委调研组;关于推进鄂尔多斯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思考[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6 河北金牛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社平;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实现金能集团可持续发展[N];河北日报;2006年
7 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赵新良;同心协力打好自主创新攻坚战[N];辽宁日报;2006年
8 ;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N];长春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宦建新 通讯员 何鑫炎;绍兴:自主创新“华山一条路”[N];科技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韩金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引领中国工业未来[N];中国工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宪睿;企业集成创新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世明;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的模式及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田硕;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魏久檗;区域创新系统自主创新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王宏杰;中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陈大鹏;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风电设备企业协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曹桂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吴高潮;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国忠;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投资决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张继宏;专利标准化视角的多维集成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侠;跨国公司集成创新对中国NIS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程艳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体系及评价指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段学民;演化视角下的自主创新导向型公共科技管理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范书琴;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葛
本文编号:1300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0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