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带给数学教育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家教带给数学教育的思考 出处:《教学与管理》2010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学教育 家教 学生 家庭教师 思考 发展创造 素质教育 市场经济 发展为本 现实角度
【摘要】:正一、家教产生的背景家教,顾名思义,家庭教师。作为教师应该清楚,教育的魅力就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环境和条件。从现实角度来讲,班容量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所以即使是"吃不饱"的学生,也不一定会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更何况在注重"升学率"的今天,成绩差的学生更不会受到额外关照,故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家教的出现和日益昌盛就在情理之中了。
[Abstract]:As a teacher should know , the charm of education is to create all possible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for students ' comprehensive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山西长治卫生学校;
【分类号】:G78;G633.6
【正文快照】: 一、家教产生的背景家教,顾名思义,家庭教师。作为教师应该清楚,教育的魅力就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环境和条件。从现实角度来讲,班容量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所以即使是“吃不饱”的学生,也不一定会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更何况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丽颖,张太军;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欧阳宇;论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歧与融合——兼论教育的平等与效率问题[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年01期
3 任平;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哲学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张水胜,张晓丹;高师数学实验与数学CAI的比较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3年03期
5 堵秀凤,吴桂芳;数学实验的课程地位[J];高师理科学刊;2003年03期
6 堵秀凤;邵为爽;李晓红;张水胜;;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6年04期
7 陈小红;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观[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4期
8 程晓林;论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及其构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9 雷丹;论知识经济时代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与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10 汤娟;;关于职业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文俊;;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看教育公平问题[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蔡春;在权力与权利之间[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孔祥振;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婷;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尹辉;论义务教育权的法律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鞠建恩;数学程序教学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蔡灿新;复杂性思维方式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高明;新疆维汉中专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寿生;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应用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凯峰;新数学课程实施中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黄种生;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导,开展中学教学研究性学习[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邓建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现实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真;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2 彼德·希尔顿 ,方涛;今日数学和科学的教育:流行着的错误“对分法”(续)[J];数学通报;1980年02期
3 何广荣;怎样做好高中毕业班数学总复习的工作[J];数学通报;1980年03期
4 蒋金镛;;家教随录[J];人民教育;1980年10期
5 邓宏钧;;整除性的一般判别法[J];中学数学;1980年02期
6 丁尔升;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见闻[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7 华罗庚;在中国普及数学方法的若干个人体会[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1期
8 曹飞羽;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侧记[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1期
9 ;国际数学教育会议简介[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1期
10 曹才翰;八十年代美国数学教育的动向[J];数学通报;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鹰;;中学数学教学浅谈[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何铭;杨振华;邱中华;孔告化;许立炜;胡国雷;唐加山;;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开设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巧林;;刊物·主编·策划[A];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C];2000年
4 许晓晖;庞丽娟;张华;陈瑶;熊庆华;;家长关于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认识及其与幼儿数学认知发展一致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简介[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连黛玉;;浅论珠心算教育之推广与教学法改进[A];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成立大会文集[C];2002年
7 梅子;;龙腾虎跃竞风流——姜堰二中培养学科带头人纪实[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8 刘芹英;;珠算、笔算与数学教学知识结构[A];中国珠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陆萍;;算盘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作用[A];中国珠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秀兰;;珠心算对基础数学教育的促进作用[A];中国珠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芦伟(作者单位:宿州市农业干部学校);数学的方法论意义[N];安徽日报;2000年
2 王鸿;家教不可无[N];安徽日报;2000年
3 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建立科技之光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呼吁书[N];北京科技报;2000年
4 记者 戚海燕;三届宏志生自立上大学[N];北京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郝卫江;明明白白请家教[N];中国妇女报;2000年
6 刘天柱;社区办教育为家长学校撑起一片蓝天[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赵建春 通讯员 周向明;不断走向人格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赵正元;京城家庭教育大变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王平 康兴;家教是一种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李树林(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任斌;[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巴桑卓玛;中小学生对统计的认知水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淑文;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祥兆;基于问题提出的数学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陆书环;数学史上的“问题解决”及其HPM视域下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卢锦玲;“沪港两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缺失”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启柱;建构观与中学数学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兰向春;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远超;中学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中的迁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尹克新;数学开放题与思维训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廖运章;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认知心理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乔连全;数学技能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波;中学数学教学中CAI应用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8 李波;中外数学建模竞赛比较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叶文英;高师数学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10 班春虹;数学建模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96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9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