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中国超常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未来呼唤“双超常教育”

发布时间:2018-01-23 23:34

  本文关键词: 中国超常教育 超常儿童 历史演进 启示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级创新人才的质量决定中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坐标位置,超常教育成为国家精英教育的载体。人们对超常儿童的认识经历了神童——超常儿童——资优儿童等发展过程,跨越了神童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阶段;以陶行知和沈亦珍为代表的先驱者从整合儒家精英教育和西方民主教育理念角度,尝试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超常教育理论。伴随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初步形成中国现代超常教育体系。但亦存在超常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立法等问题。据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超常儿童成才观,重视人才富矿,为超常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征的个别化教育服务;并给予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扩大超常教育范围,促进城乡超常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双超常教育新理念。
[Abstract]:The quality of advanced innovative talents determines the coordinate position of China in the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ranscendent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carrier of the elite education of the countr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exceptional children has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rodigy children-exceptional children-gifted children and so on. Surpassing the stage of prodigy education-genius education-gifted education; The pioneers, represented by Tao Xingzhi and Shen Yizhen, integrated the Confucian elite education with the western democratic education idea. This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of modern supernorm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New China, it has initially formed the Chinese modern supernormal education system. However, there is also a shortage of resources for transcendent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we must set up a correct outlook on the development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ich talents, and provid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services suitable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give policy support and legal protection; Expand the scope of extraordinary educatio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xtra-normal education,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new concept of double transcendent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分类号】:G763
【正文快照】: 1超常教育的内涵及理念1.1天才与超常儿童概念的发展“天才”(genio)一词始于16世纪,原指伟大的艺术家,特指艺术家个人的巨大社会价值。康德认为,“天才是自然的宠儿,人们把它当作稀有现象来对待”[1]。这里的自然是指理性自然,在天才身上表现为“想象力和悟性构成的一种幸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贺淑曼;中国超常人才教育的发展、困惑及理念[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牟映雪;;中国特殊教育演进历程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5期

3 李彩云;天才儿童弱势群体特征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小东;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李伟;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凌皓,姚玉香;教育起源学说综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曹影,李秋;汉代教化的源起及其德育职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李春青;;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李军学;论喜剧艺术的本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曹影;“教化”的缘起、内涵及与道德教育的异同[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9 王雪松;相明;;崇高与人类生存的价值——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崇高的本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荣成,胡清善;陶行知与我国近代学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克平;;借鉴周代教育传统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邹元江;;情立世界[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兰继军;论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学鲁;我国高校传统校区的建筑及其外环境更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国艳;中国近代女学发展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10 林勇成;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与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贺淑曼;网络时代超常教育的新理念[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盛钦;;找一找你身边的超常婴幼儿[J];大众心理学;2004年03期

2 ;天才们的普遍烦恼[J];基础教育;2005年Z1期

3 赵如;朱连英;;超常教育也是公平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4 孙云晓;;教育孩子需要父母联盟——孙云晓教育感悟(221—240)[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毓秋;;应用《WISC-Ⅳ中文版》对超常儿童认知特性的初步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陆玉萍;;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之我见[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彭晓;;创新促发展,真爱换人心——超常儿童实验班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周林;查子秀;龚宝华;;关于超常儿童发散性思维的一项教学实验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研究15年——理论探讨的几点收获[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武杰;;特殊教育实践对几种学习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刘岚;刘福泉;;天津市特殊教育研究的现状、特点与趋势[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周晓红;李刚;;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解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超常儿童无法强化培育而成[N];文汇报;2009年

2 本报通讯员  李亚婷;关注“超常儿童”[N];光明日报;2006年

3 郑颖t,

本文编号:1458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458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4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