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大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本文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电大继续教育 发展模式 创新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阐述电大继续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电大继续教育的现状,提出电大继续教育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以实现电大继续教育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融通、相互促进。
[Abstract]:By expound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RTVU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onstructing a learning societ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TVU's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RTVU's continuing education must innovate its development mod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mutual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major components of RTVU's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mote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宁波电大继教院 宁波电大继教院
【分类号】:G72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俞仲文,吴志柳,刘兰平;资格与学历并重——社会转型中的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基本策略[J];高教探索;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飒;对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社会考试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侯长林;周鸿;蒋波;;高职教育转型及其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26期
3 王玫武;澳大利亚TAFE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启示[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李建求;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样性与高职教育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7期
5 胡海波;张正苏;秦进平;盛程潜;金延军;;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02期
6 胡建平;仲海宁;;自学考试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通与衔接的可行性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林邦钧;;关于高职教育中实施社会考试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年02期
8 朱盛婷;;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24期
9 王晓红;;高职院校“双证”模式探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郭晓垒;;澳大利亚高职教师准入制度及其启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恒;社会分层视野中职业教育价值的再审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盛亚男;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姚静;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龚琼;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非学历教育考试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明达;;加快步伐 分类推进 逐步完善 关于建立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1年09期
2 亢晓梅;刘冰;;教育对国际化大城市职业结构影响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1年10期
3 刘惠林;加入WTO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培训;2001年08期
4 高奇;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10期
5 陈爽;冀国峰;;欧亚五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24期
6 余祖光;;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劳动预备制度的基本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2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元功,王宝林;县级电大继续教育生源战略思考[J];继续教育;2003年05期
2 缪同文;电大继续教育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步思索[J];中国远程教育;1988年06期
3 张俊芳;;提高认识 明确思路 努力开创我省电大继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冀鼎全;与时俱进 锐意创新 全面推进我省电大继续教育事业持续发展[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陈精珠;;在学习型社会发展趋势中构建教育立交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初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徐素萍;赵智勇;;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7 李景斌,毛国华;电大继续教育薄弱环节及其对策[J];继续教育;2002年06期
8 葛晓春;多样化:电大继续教育发展的选择[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06期
9 张乐;;高校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7期
10 陈志龙;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电大继续教育——在全国电大继续教育协作会第二次年会上的发言[J];开放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刘力;;浅谈学习型社会的构建[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为华;孙春山;;学习型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王献祖;;弘扬延安精神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刘海君;;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的建立[A];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张保芬;;做学习型的学报编辑[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6 张次愚;;学习型社会和老年教育[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7 柏劲松;;科普场馆在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刘海泉;陈建文;;终身教育:公共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应尽职责[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张萍芳;;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谈老年教育的几个问题[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10 魏光丽;;自我导向学习之探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姜乃强;高校继续教育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惠富强;王晋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志愿者[N];天水日报;2008年
3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高瑞泉;依靠现代传统创建学习型社会[N];文汇报;2009年
4 记者 郑莉;《中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发展报告》问世[N];工人日报;2009年
5 肖勇 杨龙凤 本报记者 李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乘法效应”[N];四川日报;2011年
6 高妙艳;在学习中建设“学习型社会”[N];山西日报;2003年
7 祝振强;学习型社会什么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8 李长虹;建设学习型社会[N];人民日报;2003年
9 邵源;独立阐释学习型社会[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郭璞;电大,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大有可为[N];临汾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2 唐智彬;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沈振锋;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德君;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操云甫;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资源共享模型及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2年
6 冉秋红;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秦剑军;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沈伟;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思;我国地方政府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角色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邵显都;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图书情报事业改革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黄岩;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戴彬彬;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惠华;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希坤;推动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科技动力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常淑芳;学习价值观探赜[D];广州大学;2008年
8 刘兵;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云;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定位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葛琪;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完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3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51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