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信息主体、学赋人权与终身学习

发布时间:2018-03-13 13:01

  本文选题:信息人 切入点:信息主体 出处:《学术研究》200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类的生命本质是对遗传信息和文化信息的获得、拥有、复制、表达、利用、创造和处置的过程。人权就是人类能动的信息学习和展示的条件、机会、方式和结晶。因此 ,是学赋人权而不是神赋、天赋、商赋、法赋、制赋、或教赋人权。历史上 ,信息的匮乏、垄断、扭曲和虚假 ,导致人类对物质和信息的双重依附、人类信息本质的异化和人权的扭曲以至丧失 ;在社会全面信息化的今天 ,信息的丰富化、优质化和开放化 ,为现代人真正回归和成为信息主体、全面保障和实现人权提供了充分的可能 ,把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基本条件、方式和途径就是全面建设与形成学习化社会和全员开展终身学习运动。
[Abstract]:The essence of human life is the process of obtaining, owning, replicating, expressing, utilizing, creating and disposing of genetic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It is the study of human rights, not the gift of God, the gift, the law, the law, the system, or the teaching of human rights. In history,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monopoly, distortion and falsehood lead to the double dependence of human beings on material and information. The alienation of the essence of human information and the distortion and loss of human rights, the enrichment, quality and openness of information are the true return and the main body of information for modern people. Th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and re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provide sufficient possibilities, and the way to turn this possibility into reality is to build and form a learning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o carry out lifelong learning campaigns.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科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教育 -学习权利社会保障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 :FDB0 110 76
【分类号】:G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松涛,阎效鹏;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玉荣;;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反思——从公共健康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王旭东;;社会信息化概念的历史考察及其厘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毛国红;;学改论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于立勇;;对学习型社会体育教学目标构建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程立显;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沙勇忠;李瑛;;论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J];图书与情报;1997年04期

7 张淑春;;创新素质的内涵、结构及特征[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魏青云;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发展问题[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9 李家黎,陈荟伉;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10 姚晓燕;王静;;幼儿教育“贵族化”的弊端及解决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傲特根毕力格;;“改善民生”是因袭相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温天山;;试论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角色冲突[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昂;;核污染风险控制的法制建设[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5 花明;陈润羊;;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6 田红梅;;试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7 刘广三;;“染色体异常”与犯罪学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荣坤;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兵;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孙向军;知识生产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其慧;中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匡纯清;城市低收入社区构建学习型社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金燕;新课程实施中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伟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黄燕;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文妹;终身道德学习理念及其教育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建玲;大学文化对大学人发展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红梅;人权视域下的环境权及其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清霞;解释学视野下课堂教学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锐生;人权研究的哲学方法论[J];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2 张玉凤;略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3 梁立华;从人权与贸易脱钩看美国的人权外交[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年08期

4 冉昌光;国权重于人权——邓小平人权思想研究[J];人文杂志;1995年02期

5 陆益龙;第三代人权哲学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谷春德,,辛向前;近年来人权理论研究概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01期

7 刘怀光;人权与近现代社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陈来;儒家伦理与“人权”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9 徐显明,曲相霏;评美国人权的政治化、工具化和意识形态化[J];东岳论丛;1999年03期

10 冯世则;社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世陵;;人权、民本与平等[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良;;浅谈邓小平的人权思想[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3 严燕子;;邓小平人权思想探析[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毛维栋;;政治文明建设的新进展——解读“人权入宪”[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5 陈颐;;论人权与公民权[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曾宪义;;再论自治条例的立法基础[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7 操龙兵;戴汝为;;基于智能信息主体的综合集成研讨厅软件体系研究[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萍;;关于我国第四次修宪的有关问题的探讨[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韩萍;;网络时代:信息资源分配与信息福利[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关世杰;;数字化时代的表达自由和民主——试论完善“表达自由”国际法的必要性(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美第十三次人权对话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2年

2 ;《世界人权宣言》能构成人权的国际标准吗[N];人民日报;2005年

3 ;为什么说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争取人权的伟大斗争[N];人民日报;2005年

4 彭宏 通讯员 魏庆;“美式人权”让世人难以信服[N];科技日报;2004年

5 刘敬东;别了,“人权卫士”[N];法制日报;2004年

6 李世安;标榜人权 实践霸权[N];法制日报;2004年

7 郭杰忠;人权入宪:宪法保障人权的新时代[N];江西日报;2004年

8 果永毅;再谈人权[N];人民日报;2000年

9 高云君;以人为本的制度保障[N];四川日报;2004年

10 ;中欧第二十三次人权对话在柏林举行[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合俊;作为人权的性权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于忠春;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伯超;宪政危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邓智慧;人身保护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9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培舒;知识产权与人权的联系、冲突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文涛;中美人权观分歧探析[D];山西大学;2003年

2 李克胜;试析人权视野中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叶林;关于弱势群体和改善我国民工人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4 陈明明;人权的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06年

5 严胜军;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立法完善[D];郑州大学;2005年

6 汪火良;论劳动权与人的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7 孙倩;论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保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唐亚军;胡适人权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尹娟;试论国际人权制度及其在国内的实施[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杨卫红;网络技术与人权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6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606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