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社会与发展成人教育
本文选题:学习型社会 切入点:发展 出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摘要】: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发展继续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成人教育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完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快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的进程;提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层次。要通过丰富成人教育内容、拓宽成人教育办学渠道、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等措施,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Abstract]:To build a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o build a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 we must develop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a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The function of adult education in creating a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 is as follows: perfect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universal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 with universal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universal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We should enrich the content of adult education,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running adult education, actively develop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create a universal learning program. The learning society of lifelong learning provides support and guarantee.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分类号】:G7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秋玲,何晓真;提高护理队伍学习力 增强团队整体素质[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6期
2 刘勇兵;武汇;;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9期
3 秦健;网络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刘伟;“家长”施教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2期
5 任允熙;王滨;;论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的融合互动[J];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6 冀鼎全;秦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兼论中国西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张小兰;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8 胡小勇,祝智庭;技术进化与学习文化——信息化视野中的学习文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网络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陈文远;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学校的引领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孟默涵;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4 张焕;高校学习型组织构建与校长角色转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中元;淄博通信分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希坤;推动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科技动力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倪烈宗;价值多元与学习社会的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谢春红;欠发达地区创建学习型城镇的可行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9 李祖平;交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韩丽萍;学习型社区建设及其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永勤;科学中的美与动因[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0年S1期
2 周玉德,赵炳熙,庄继德,王周,李健,郑济学;机械电子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与发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91年04期
3 沐守宽;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性[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4 鸣钟;汉初农业政策初探[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5 赵家新;历史让我们沉思——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2年02期
6 黄锦能;关于加速广东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7 郑福明;港台地区和新加坡韩国教育行政体制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8 庞卫国;试论科技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9 张龙金;浅谈新时期邓小平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贡献[J];中国电力教育;1993年04期
10 李金海;“全面发展”哲学上的困惑[J];体育与科学;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兰;;科技期刊面向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2 徐家文;王建业;田继安;杨占尧;刘延禄;朱树敏;;21世纪电解加工的发展和应用[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绪明;;浅谈企业医院的生存与发展[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0-2001)[C];2002年
4 韩晓伟;张成信;阎冬;;潍坊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李刚;林宏;刘韬;;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汉文;郭娟;;对进一步促进武汉市设施农业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7 陈先华;;入世对谷城县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及对策[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8 王丽丹;;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小康”建设[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田德;王海宽;韩巧丽;;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与进展[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邓星煌;;发展侗族医药 造福各族人民[A];2004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丽;国大党的兴衰与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冬云;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郭德红;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D];河北大学;2005年
8 孟凡胜;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9 傅国文;黑龙江垦区企业集团化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张道全;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献策;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D];河北大学;2005年
2 王明鹤;幼儿园运动在美国(1856—1920)[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彦杰;50年回眸:建国后我国普通中学课程探索的足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培贵;四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左慧忠;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梁柏清;佛山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D];吉林大学;2005年
7 郑宣彪;论雕塑的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冯利君;村民自治的实践、成效与改进:板桥村、汪川村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爱丽;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周子s,
本文编号:1665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66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