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论高校成人教育机构的自主创新
本文选题:高校 切入点:成人教育机构 出处:《成人教育》2007年07期
【摘要】:该文针对近年来高校成人教育机构面临教育内部的竞争压力、政策改革的取向等变化和挑战,围绕办学内涵、内部管理和自身能力建设等问题,探讨了高校成人教育机构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的问题,提出了成人教育机构在目标定位方面应强调多元化,以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满足终身学习时代人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模式和机制,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开展成人教育创新活动。而要实现定位和管理创新的目标,高校成人教育机构还应从加强内部人员自身能力建设入手,推动这些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ng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the internal competitive pressure, the orientation of policy reform, and so on,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running a school,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capacit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 of how to carry out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at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emphasize diversification in the orientation of their goals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meet the diverse learning needs of people in the lifelong learning era.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management concepts, models and mechanism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adult education innovation activities, bu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ositioning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se institutions, the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art with strengthening their own capacity building.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
【分类号】:G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朔;;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视角审视[J];成人教育;2006年02期
2 赵喜文;宿静茹;郭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还原[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1期
3 杨路华;;ISO9000标准与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金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学习的影响[J];成人教育;2007年09期
2 赵泽碧;;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理性构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黄健;;多元、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高校成人教育机构自主创新刍议[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温世浩;袁鹏群;任为民;范恺洋;;加强任职教育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1期
5 邵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11期
6 安翔;崔安平;惠西荣;;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悉[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7 刘琮琦;;发展成人教育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年01期
8 杨燕;黄健;;论高校成人教育机构的自主创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年03期
9 宁国良;许锋;;基于ISO9000标准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10 邵晓枫;;对成人高等教育本质的理性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钟卫华;江西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潘静;成人教育提升职业能力功能探析[D];山西大学;2007年
3 王千;我国成人高校办学理念创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万民,韩之俊;高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之我见[J];中国人才;2003年06期
2 宋宝瑜;互联网教学探索[J];成人教育;2004年08期
3 陈勇,韦玉屏;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教育服务与国际接轨[J];装备制造技术;2004年03期
4 叶忠海;中国成人教育创新和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05期
5 张梅;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校外教学点办学质量的监控[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王琦;对提高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质量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7 庄建东;;论高校的非学历教育与校属人力资源开发机构的建立[J];教育与职业;2004年18期
8 马红亮;;远程高等教育实施ISO 9000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4期
9 穆少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教育服务与国际接轨[J];职教论坛;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健;;多元、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论高校成人教育机构的自主创新[J];成人教育;2007年07期
2 徐君;关于高校成人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点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3 杨兆军,杨艳,李晓雪,,史文海;新时期普遍高校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J];河北成人教育;1996年03期
4 王其顺;系统方法与高校成人教育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1997年11期
5 ;建设部直属高校成人教育评估工作总结会在渝召开[J];高等建筑教育;1997年02期
6 马汉钦;试论高校成人教育教学[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0年03期
7 张雅萍;论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8 史银龙;浅议新形势下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9 杜文信;加强和改进高校成人教育政治理论课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10 林静新,崔本恒;高校成人教育考试系统管理的几个环节[J];中国成人教育;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中启;;高校科技期刊科学发展战略探讨[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康日新;;大力推进核电自主创新 打造中国先进核电品牌[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3 王哲荣;;“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我国主战坦克研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4 金志海;马先征;冯成军;;关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A];推进制造业强市与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论文集[C];2005年
5 王新节;;消失模铸造生产技术在我公司的发展[A];第八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朱梅君;;发展科技社团 促进科技进步[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7 梁东黎;;生产要素成本与自主创新的关系[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龙腾;刘峰;胡善清;曾涛;;嵌入式实时并行信息处理系统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9 孟宪元;李文元;范京;;FPGA与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龙腾;刘峰;胡善清;曾涛;;嵌入式实时并行信息处理系统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彦峰;医药自主创新关键在体制[N];经济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康守永;为推动自主创新事业贡献力量[N];经济日报;2005年
3 胡左;加快自主创新步伐[N];科技日报;2005年
4 记者 解悦;专家院士在宁纵论“自主创新”[N];南京日报;2005年
5 记者 张书喜;江汽集团自主创新称雄海内外[N];安徽日报;2006年
6 丁刚;创新从小处起步[N];安阳日报;2006年
7 殷轶良;自主创新与拥有“多收三五斗”的能力[N];中国工业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严朝霞;为自主创新撑起一片蓝天[N];巢湖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李元友;蒙牛成功关键在于自主创新[N];中国企业报;2006年
10 夏静;湖北 使自主创新更具活力[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林涛;中国金融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理论与实证[D];武汉大学;2012年
2 阎立;技术惯域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黄寰;论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四川大学;2006年
4 冯忠垒;事前被许可条件下低成本竞争企业自主创新投资决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肖高;先进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模型及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陈锟;营销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朱为鸿;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郝生宾;面向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战略作用机理及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赵晶媛;区域知识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北京研发中心成长[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柳岩;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海净;“十五”时期江苏技术引进的经济效应分析与江苏技术引进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朱珊珊;广东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基础建设[D];暨南大学;2007年
3 梁志刚;论中关村的自主创新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赵富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王赞;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6 孙河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力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7 彭清洁;LYBF公司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梁昌娟;基于虚拟研发组织模式的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金志成;德国科学中心形成的若干历史经验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翼;基于技术轨道理论的自主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3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67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