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对我国随班就读发展现状评价的问卷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16 08:29

  本文选题:随班就读 + 特殊儿童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摘要】:本调查对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中国随班就读工作是成功的 ,其成就包括 :保障体系有力 ;班级氛围较好 ;特殊儿童交往能力发展较好 ;教师具有奉献精神 ,能够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随班就读对特殊儿童有利 ;检测和评价较好。但在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资源、学校氛围、特殊儿童生活与自律能力、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学校与家长合作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Abstract]:This investigation evalu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ying in class in our count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llowing work is successful in China. Its achievements include: strong security system, better class atmosphere, better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special children, and teachers' dedication.Be able to make 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 attend class in favor of special children; test and evaluate well.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chool atmosphere, life and self-discipline ability of special children,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teachers,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parent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教科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7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慧聆,张思堂,覃海琪;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7年04期

2 周卫,汤盛钦,梅仲孙;上海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调研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7年04期

3 赵树铎,刘福泉;天津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7年04期

4 韦小满,袁文得;关于普小教师与特教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5 彭霞光;盲校/盲聋哑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开勇;;论特殊青少年身体障碍及其教育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2 韦小满;;当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李果;申仁洪;;需求导向融合性师资培训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4 谈平忠;;浅谈善待学困生[J];成功(教育);2009年07期

5 徐胜,张文京;特殊教育生态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王莹;;论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10期

7 王枫;胡旭君;夏新亚;;聋儿康复集中教学分班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2期

8 曾雅茹,叶增;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师”培养的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李桂枝;兰德军;;浅谈新时期特教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楚洪波;徐明;;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建芬;;不同教态下大年龄段耳蜗植入者的言语康复[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钱文;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干预训练:ATI模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浙宁;2-5岁超常儿童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吕晓;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邢同渊;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莉莉;小学轻度弱智随班就读生家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美贤;“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帅;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婕;小学初段随班就读学生语、数课程的调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瑞华;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张会敏;全纳教育理论分歧的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卫,汤盛钦,梅仲荪;美国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随班就读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1期

2 彭霞光;培智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4期

3 陈云英,陈海平,,彭霞光;教师对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J];特殊儿童与师资研究;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岩华;谈低视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1994年Z2期

2 彭霞光;培智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4期

3 缪满英;;上海地区深入推进随班就读的对策研究[J];上海教育;2001年05期

4 陈云英;全纳教育的元型[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5 陈荣弟;;共享成果 勾画蓝图——全国智障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研讨会综述[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12期

6 朱佳妮,姚莉萍,陈超翰;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学校范围内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7 ;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持续发展——山东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8 吴永玲;;研教结合 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9 叶立言;杜木桥乡聋童随班就读前期工作的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10 黄佩泉;;规范随班就读管理的几点做法[J];现代特殊教育;199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付莉;;创造条件 回归主流——浅谈随班就读聋儿的幼小衔接[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蓉;;特殊教育中的随班就读教育[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苏秀玲;;全纳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周海霞;;齐心协力共同促进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卿素兰;罗杰;;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学校支持系统与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残疾儿童就学不再有障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李丽龙 记者 童顺鸣;农民工返乡 子女不辍学[N];四川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荣肖磊 仝静海;特教学校期待更多支持[N];河北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笑梅;明年残疾孩子也有机会上普通学校[N];辽宁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陈文燕 余小熊 张敏 记者 张向瑜 王倩;外国孩子随班就读带来双赢效应[N];杭州日报;2006年

6 记者卢文洁通讯员肖培坚;弱智儿随班就读是“混读”?[N];广州日报;2004年

7 记者 刘昊;各区县明年都将拥有特教学校[N];北京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正元;北京明年所有区县都将开设特教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林泽全;为残疾少儿撑起一片蓝天[N];自贡日报;2005年

10 通讯员 李江永;岳普湖县确保残疾人权益[N];喀什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慧丽;融合教育理念下资源教师角色的指导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胜;智力障碍青少年自我决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昱;随班就读的现状及改革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美贤;“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胜;随班就读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宏燕;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莉莉;小学轻度弱智随班就读生家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智芝;小学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识字成就测验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何盼盼;关于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参与特奥融合运动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娟;小学随班就读外籍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银秀;小学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阅读成就测验编制及题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邬平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8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758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a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