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5-05 21:11

  本文选题:弱智儿童 + 语义加工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摘要】:有关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问题 ,国外学者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该文就弱智儿童词的语义加工以及句子的语义加工等两方面对已有的研究做一综述。
[Abstract]:Concerning the problem of semantic processing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foreign scholars have carried on many aspects of research.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on semantic processing and sentence semantic processing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资助 ,项目批准号 :0 1AZ0 0 9 上海市特殊教育学重点学科资助
【分类号】:G7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长江;;学习者个性差异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迪[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年01期

2 李争艳,汤永明;隐喻认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魏锦虹;低龄儿童词义理解的制约因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马小玲;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者焦虑成因及消除策略[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5 王宏丽;自然法在对外汉语初级水平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连晓霞;初级汉语词义教学的扩展法[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动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周健;试论文化混融语境中的交际与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9 龙千红;中国学生语际交际策略初探[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王颖;多媒体网络教学与Krashen理论的再认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安民;王健;;从原型理论看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词目义项的编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建军;;刍议英汉词典例证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敏;;词义模糊与教学(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侯丽娟;;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及其外语教学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畴化:概念库的经验识解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高文成;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英汉存在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少云;话语误解动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曾建彬;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8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刘春玲;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国春;象似性与隐喻关系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潘安;现代汉语消化动词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璞;英汉植物隐喻对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4 刘春燕;18-23个月儿童普通话的语音发展(上海地区)[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莉娜;从英语时和体的角度研究语法隐喻的认知功能[D];四川大学;2007年

6 肖玲;早期儿童语言泛化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瑜;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的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税莲;现代汉语词语搭配原理与动宾搭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陈中美;现代汉语中的象似性及其修辞作用[D];湘潭大学;2007年

10 李锐;认知的语义建构与英语词汇习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中;;西班牙重视对弱智儿童的教育[J];江苏教育;1984年23期

2 玉玲;怀义;水石;;我们是怎样办好弱智儿童辅读班的[J];江苏教育;1984年23期

3 刘珍如;弱智儿童教学形式初探[J];江西教育;1986年10期

4 付品珍;做好弱智儿童的教育工作[J];宁夏教育;1986年04期

5 苏综乙;社会各方面欢迎和支持创办弱智儿童辅读班[J];江苏教育;1986年17期

6 王汉民;镇江市积极试办弱智儿童辅读班[J];江苏教育;1986年17期

7 孙振明;弱智儿童自然课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07期

8 周广章;蓓蕾——介绍肇州县第二小学弱智儿童智力开发实验班[J];教育探索;1987年02期

9 余万予;;选编弱智儿童游戏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1987年01期

10 蒋庆坤;我省第一所弱智儿童学校在马鞍山建立[J];安徽教育;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加华;张红岩;刘肖曼;赵晶;马守中;陈路;;弱智儿童及双亲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的研究[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马天真;齐玲;;对弱智儿童微量元素调查[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张伯源;胡斌;;书法运作训练治疗对弱智儿童疗效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张毅敏;靳瑞;张小玲;徐宁;刘海珠;何艳斯;陈文娟;;“靳三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临床总结[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5 方少瑛;李振波;陈成添;;广州市至灵学校140名学生营养状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沈理笑;金星明;;弱智儿童康复训练的中西方比较[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赵灵云;杨玉茹;冯固;郝家谟;曹淑文;张秀兰;;足反射法对提高弱智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效果观察[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8 冯固;赵灵云;杨玉茹;郝家谟;曹淑文;张秀兰;;弱智儿童异常足部状况的对比研究[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9 孙家驹;武连江;闫新中;林仲贤;张增慧;;弱智儿童视、触长度知觉辨别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刘丽;卢博智;王磊;;弱智儿童医疗营养、教养教育综合干预与单纯弱智学校教育训练比较的研究[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加;我国将首次举办慈善晚宴[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陈淑兰;重视弱智儿童的劳动教育[N];贵州日报;2000年

3 本报实习生 吴君;关注孤独症儿童[N];江苏科技报;2000年

4 武汉 郝明松;中国电视剧九病[N];科学时报;2000年

5 张淑英 张梁;作家航鹰热心慈善事业[N];文艺报;2000年

6 区报道组 孟阿荣 记者站 谢国平;普陀建立残疾人医疗康复网[N];浙江日报;2000年

7 王卫军;脑中枢神经细胞能再生[N];北京科技报;2001年

8 志宣;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集体十杰评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茅于燕;训练弱智儿童“听懂”[N];大众科技报;2001年

10 记者 马兴宇;宋庆龄基金会弱智儿童疗育基金设立[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春玲;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贾严宁;弱智儿童适应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曾红媛;故事情境对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蒋骊;上海市辅读学校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晓光;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及转化途径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舸;长期低硒低碘对仔三、四代发育期大鼠抗氧化酶及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5年

6 李晓庆;弱智儿童语言障碍与构音能力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7 彭荣斌;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设计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49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849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