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劳务工继续教育获得性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外来劳务工 + 继续教育 ; 参考:《职教论坛》2008年13期
【摘要】:外来劳务工是我国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正在得到社会日益强烈的关注。一些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社会机构及企业也正在为外来劳务工提供越来越多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因此,研究外来劳务工继续教育的社会功效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选择工作满意度作为研究外来劳务工继续教育社会功效的核心变量,并通过在珠三角地区实施基于企业微观层面的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证估测,以定量方法来揭示加强外来外来劳务工继续教育对于促进劳动生产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Abstract]:Migrant worke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labor force, and their right to continue education is being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ome local governments, industry associations,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businesses are also offering more and more opportunities for migrant workers to continue their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ocial effect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is paper chooses job satisfaction as the core variable to study the social efficacy of migrant workers'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carries out empirical estimation by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ased on enterprise microcosmic level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is used to reveal the important rol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promoting labor productivity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深圳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广东省千万外来劳务工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信息化解决方案研究”(编号:JYY0407)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7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滕建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04期
2 翁杰;;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员工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3 孙景蔚;基于损耗的人力资本估算——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三省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2期
4 陈翔鹰;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健辉;黄志坚;曾园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实证分析的模型选择与结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2 蒋琰;茅宁;;多元资本结构在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3 蒋太才;宋小敏;朱春兰;;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效益的综合评估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年08期
4 刘玉来;农产品加工业人力资本瓶颈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年02期
5 黄丙志;刘燕;;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人力资本流动视角的分析[J];求实;2006年10期
6 祝建民;广东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J];商场现代化;2004年15期
7 蒋国平;;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商场现代化;2005年30期
8 祝建民;广东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与战略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5年06期
9 李增强,张燕;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三农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马乙玉;农民工培训: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纯阳;贫困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湖南西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佐藤孝弘;论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文;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芳;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2 郝丽霞;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黄文;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外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史婷婷;职业技能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潘建林;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劳动力品牌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锋雄;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流动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7 刘珊珊;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流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徐军;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慧;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影响农民收入的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栗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姚先国,翁杰;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2 顾巍,唐启国,郑利军;中国农民素质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翁杰;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钱雪亚,刘杰;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霖;张兴瑞;黄云森;;外来劳务工继续教育的社会功效传导机制研究——基于“激励—响应”范式[J];职教论坛;2009年01期
2 成银生;1990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概要[J];继续教育;1990年02期
3 胡厚凤;浅谈蚕业技术继续教育的必要性[J];科学与管理;1994年05期
4 张加桢;那振春;焦光林;;厂校合作是发展继续教育的根本途径[J];才智;1998年05期
5 王会斌;;知识经济与继续教育[J];成才;2000年12期
6 屈善孝;论终身教育背景下继续教育的发展[J];继续教育;2005年05期
7 本刊编辑部;着眼终生学习体系构建 共谋继续教育发展良策——写在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5年年会召开之际[J];继续教育;2005年08期
8 张翠娥;;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董志兰;;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之我见[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年03期
10 娜日苏;;新时期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再思考[J];集宁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正亚;焦永忠;;从江苏煤炭行业人才资源现状出发 探讨继续教育的新途径[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吴幼华;;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戴献奇;;关于继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纲要)[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戴献奇;;关于继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淑霞;南长森;;试论继续教育的性质及其主体功能[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李志俊;康仲芳;;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途径的拓宽[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四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冰;游苏宁;姜永茂;包务业;宁田海;郭林妮;诸永康;徐静;王杨;;依托科技期刊媒介 积极开展继续教育[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祁师梅;;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努力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萍;付文清;;加入WTO后继续教育的作用与人才问题的思考[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10 陈静;李靖;李振辉;;现代编辑继续教育的原则[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静淳;发展继续教育 构建学习型社会[N];贵州政协报;2006年
2 都红兵 史亮 许宪章;继续教育——县级电大显风流[N];安徽日报;2001年
3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校长助理 张贵新;师大 为继续教育助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蔡闯;继续教育中的“畸形”现象[N];光明日报;2002年
5 呼图壁县人民医院 张爱军 马嵘;浅谈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N];新疆科技报(汉);2006年
6 叶珊;每年培训6000高端紧缺人才[N];东莞日报;2011年
7 朱永平;这样的继续教育谁人得益[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江苏省苏州市市长 杨卫泽;发展继续教育构建学习型城市[N];中国人事报;2001年
9 ;继续教育,但愿不只是学分[N];医药经济报;2005年
10 驻山东记者 徐福臣;山东每年将培训60万专技人才[N];中国人事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相玲;被征地农民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颖宇;我国继续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朱海雅;农民工职业倾向与继续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路雅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幼群;新疆米泉地区维、哈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坤晶;社区教育视野中城市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王春燕;特教教师继续教育的困境及其破解[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鹏程;企业科技工作者继续教育中科协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思;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问题及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王蕊;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经济效益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83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88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