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的理论探讨
本文选题:弱智学生 + 社会适应能力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几种主要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和结构理论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在对社会适应能力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弱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原则及方法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social adapt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nitions and structural theories of several main kinds of social adaptabilit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on the related problem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adapt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adaptability of mentally retarded stud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7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春双;;如何对极重度弱智学生实施补偿教育[J];学周刊;2011年03期
2 张轶斌;;浅谈教学模块的开发[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裘亚英;;弱智儿童口语浅探[J];大众心理学;2007年03期
4 程本凡;;如何让培智学校语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9期
5 孟庆云;;浅谈如何在培智教育中实施愉快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6 牟晓宇;昝飞;;美国特殊儿童学业困难反应模式——RTI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李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智障教育中应用的文献综述[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年04期
8 尚定龙;;现代企业与职业教育[J];华夏星火;2005年10期
9 ;纽约市的特殊教育协助机构[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10 谭丽娟;;公司培训体系完善举措之我见[J];才智;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连江;孙家驹;闫新中;;爱护弱智儿童的自尊心塑造健全人格[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孙银珠;;弱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点滴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杨晶;;浅谈如何在班集体中培养弱智学生健康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梁玉萍;;茶艺活动对弱智学生的重要作用[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5 冯永诚;;如何对弱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韩爽;;弱智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养成方法[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余斯敏;;浅谈弱智学生的计算机教学[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玲;;培智学校学生职前心理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张玉;;弱智儿童音乐教学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陆顺芳;;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实践与思考[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晓茹;让迟开的花朵也娇艳[N];营口日报;2007年
2 ;蔡雯:帮残疾儿童塑人格[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翟颖娜 通讯员 马利强;充满爱的世界[N];保定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家本 张世威;“普特融合”为智障孩子打开一扇窗[N];本溪日报;2009年
5 本报实习生 李海翠;“特教”学校还需特别的支持[N];农民日报;2004年
6 黔南州特殊教育学校 钟小蓉;对特殊学生尝试有效教法的探索[N];黔南日报;2011年
7 李扬;让更多的残障学生树立信心[N];中国社会报;2004年
8 陈洁芝;弱智儿童的养成教育[N];云南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龙卫国 通讯员 莫建军;市特殊教育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N];湘潭日报;2009年
10 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杜红;特殊教育呼唤“两头延伸”[N];三峡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志涛;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评估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呼琼霞;初职校轻度弱智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江琴娣;轻度弱智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天虹;企业培训全程评估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5 梁敏仪;运用强化技术维持中重度智障学生期望目标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莉莉;小学轻度弱智随班就读生家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静;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提问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银婷;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邱洁;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社会技能训练架构探索及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磊;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能力以及体育康复现状的调查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930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930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