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女学:经堂教育的拓展与文化传承角色重心的位移——以兰州、西安、临夏调查为个案

发布时间:2018-06-09 20:37

  本文选题:Jamaat + 经堂教育 ; 参考:《回族研究》2002年01期


【摘要】:2 0世纪 90年代前后 ,在西北地区城市回族穆斯林社区中作为传统经堂教育的拓展———女学的兴起与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本文追溯了清真寺女学的历史 ,特别是在城市文化镜像中分析了西北地区城市回族穆斯林女学生长的背景 ,认为这是一场浸染着浓厚救亡意识和洋溢着发展理念的文化自觉
[Abstract]:Before and after 1990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female education as a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urban Muslim communities of Hui nationality in Northwest China has become a remarkable cultural phenomenon. This paper traces the history of female mosques, especiall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Muslim female students of Hui nationality in northwest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mirror of city culture, and thinks that this is a cultural consciousness permeated with strong sense of salvation and development idea.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分类号】:G7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丽娟,胡娟;论社会化及其现代教育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彭清深;雪润繁锦秀 风倦四维宽——从《汉民族发展史》到《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3年01期

3 顾鑫;;和谐文化的人性基础[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张郭;;析论世界当代史课程特点与史料教学[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齐建辉;王丽红;杨丽华;李荣;李冬媛;;家庭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及调适[J];成功(教育);2008年07期

6 熊征;;民族习惯法回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7 徐俊;;人道还是宗教——现代犹太裔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弗洛姆对宗教的解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8 廖济忠;试论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社会化问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张鹏飞;;论中国传统“以人为本”生命观与现代税收文化建构[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10 肖秀杰;;沧州回族经堂教育概述[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庆;;政治文明中的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冯瑜;;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帕西傣宗教文化[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林崔宏;;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纳西族“东巴”的生境[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曾令存;;“40—70年代中国文学”[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次第;;辽河文化资源考察与闽南文化资源研究[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丁宏;;伊斯兰研究的几点想法[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杨文炯;;大分散中族群认同的建构与社会整合——跨城乡区域的回族社区之间的社会互动结构的人类学分析[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坚赞才旦;岳小国;;论三岩藏族的壁葬及其社会控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10 王立;;《聊斋志异》中动物报恩故事的佛经文献溯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2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石毅;从家长制到自由放任[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白新欢;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6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徐积平;实用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5年

8 单连春;人生境界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鹏;基于互惠、非直接互惠和群体文化选择的利他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雪霞;“私人化写作”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魏阳;渭南回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海燕;回、汉族大班幼儿提问能力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倩;皮埃尔·布迪厄及其《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申;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D];华侨大学;2001年

6 孙燕华;鲁迅二十年代中期各体创作的诗学品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杨思声;近代泉州外廊式民居初探[D];华侨大学;2002年

8 付安权;东乡族小学生汉语文学习困难与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明义;嬗变的村庄[D];福州大学;2003年

10 张蕾;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猕猴模型情志反应评价指标量化探索——雌性实验猕猴表情观察与情绪评价量表的初步编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玉婉;;甘肃省回族教育体系浅析[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2 马强;;都市化进程中的清真女寺和女学[J];回族研究;2011年02期

3 王子华;;白亮诚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J];回族研究;2011年03期

4 马艾;;近代新式回民教育的特点述论[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马辉芬;;回族经堂语词义研究(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马珂;;浅谈回族伦理道德中的优良传统及其现代意义[J];学理论;2011年22期

7 张亮;;“清真”知识体系与生活方式——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街为例[J];开放时代;2011年02期

8 蔡宇安;;新时期清真饮食文化要素与清真餐饮业现代化——以西安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雷波;韩得福;;青海循化撒拉族农村义务教育失学问题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陆芸;;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在中国的接触、碰撞和冲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大庆;;再论回族经师阿洪及其经堂教育的历史功绩[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3 李兴华;;回商、回商文化与回族文化[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4 潘世杰;;回族饮食文化禁忌理念解读[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5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与国民教育的互动关系——以宁夏同心县豫海镇和韦州镇为个案[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6 余振贵;;《马德新思想研究》序[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7 何其敏;;民族教育选择的张力——以回族阿拉伯语学校为个案[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8 杨桂萍;;探索回族与伊斯兰教的理性发展道路——回族学者马德新的理论与实践[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9 马强;;阅读草根社会的文化符号:“小经文字”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白建灵;;论回族民族意识的自觉[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前锋;走甘南,追寻明朝回族穆斯林[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记者 丁建峰 赵婵莉;宁夏首个回族穆斯林人口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揭牌[N];华兴时报;2009年

3 楚云;谁是“女学人”?[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海宝明;经堂教育中的儒学烙印[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海宝明;开斋节前话游坟[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肖俊仁 郑严 马晓萍 整理;群英荟萃话和谐[N];民族日报;2010年

7 马利强;回族穆斯林的交际礼仪[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米根孝;成达师范:成德达才 笃诚敏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马利强;回族穆斯林婚俗趣谈[N];人民政协报;2000年

10 记者 高川;中国新加坡将首次联办宗教文化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2 马志丽;传统与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王曙明;宁夏近代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桂榕;历史·文化·现实:回族的国家认同[D];云南大学;2010年

6 范景鹏;海岱河山,回儒交融[D];兰州大学;2012年

7 邓伟倪;文莱与中国西北地区伊斯兰文化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马海寿;当代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黄嘉颖;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结构形态变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娟;回族经堂教育的网络空间建构[D];兰州大学;2012年

2 金晶;回族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与我国统一刑法典之间的协调问题初探[D];吉林大学;2012年

3 马丽静;回族穆斯林捐赠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泽梅;宁夏同心县韦州地区女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燕;回族经堂教育教材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6 马宁;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市伊斯兰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姜熙福;西宁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与文化功能[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楠;回族伊斯兰教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马婷;民国时期新疆回族教育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10 李茹冰;甘肃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00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000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8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