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对我国成人健康继续教育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07-05 08:13

  本文选题:成人健康 + 继续教育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3期


【摘要】:我国成人面临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一方面影响成人健康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这包括生活方式不健康、心理压力沉重、人际关系不和谐、道德价值观取向失衡等;另一方面成人健康意识不强、不完备以及缺乏相关知识、技能。针对上述我国成人主要而突出的健康问题,成人健康继续教育要从社区健康教育和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入手,进行完善和提高。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th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adult health still exist, including unhealthy lifestyle, heavy psychological pressure, disharmon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mbalance of moral values and so on. On the other hand, adult health awareness is not strong, incomplete and lack of related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view of the main and prominent health problems of adults in China,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adult health should be perfected and improved from the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分类号】:R-4;G7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士云;;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现状的审视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2 邓国忠;;浅析现代体操发展的人文特点[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金颖;;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以苏州地区为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0期

4 张林,张春华,杨忠山;关于普通高校开设体育健康课程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5 汪青;;高校女生余暇体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6 袁辉珍;;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8期

7 刘丽云;大学生体育意识认知水平及成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8 卢澎涛;;增氧健身运动与构建身心健康生活方式的探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方向丽;程燕飞;;体育生活方式与青少年体质健康[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5期

10 刘一平;;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秀健;;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健康影响与对策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2 杨阳;吴燕丹;;中年女性的体育锻炼与健康促进研究现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海朋;体育养生思想对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2 高烨;对浙江省篮球场馆经营管理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谭建辉;关于河北省重点本科院校大学生健商水平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尚宁宁;基于三维健康理念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处方开发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陈昱;镇江市成年人体质变化特征与参与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学衡;我国中学生软式排球比赛开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季静;苏州市城区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主、客观健康水平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麻江利;广州市居民武术休闲活动现状调查及发展模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乃彤;河北省医学院校本科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10 刘玉琴;安徽省健身娱乐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允熙,王滨;论普通高校中的继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2 赵天益;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战略意义[J];新疆农垦科技;1993年05期

3 潘懋元 ,方晓;中国继续教育的现况[J];高教探索;1994年02期

4 王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继续教育新体制[J];继续教育;1993年03期

5 刘翔;对我国当前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2005年01期

6 肖秋立 ,晋淑霞;继续教育学简介[J];中国远程教育;1992年08期

7 孙美春;试论继续教育重要地位及作用——兼谈广播电视大学的继续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1991年04期

8 杜国林;适应市场经济 发展继续教育[J];发展研究;1998年08期

9 龙德章;略谈发展继续教育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2年04期

10 晓寒;发展继续教育的三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睿;;浅谈中国的继续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肖德印;杨林耀;;关于继续教育的概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3 宋丽泳;;近年来我馆开展继续教育情况浅析[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阚敏;;浅议高校院系资料人员的继续教育[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5 张学军;王广琦;;强化继续教育 促进自我发展[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6 才巨金;戴玲;;不断创新 实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晓宇;;如何加强不同层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A];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欧阳梅;牛和平;;浅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的继续教育[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朝明;兰永树;傅家庆;;加强放射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陶泽民;;重视继续教育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美菱;92%接受继续教育[N];文汇报;2001年

2 特约记者夏继明、记者朱伟光;重视继续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3 张文君;走继续教育之路[N];贵州日报;2000年

4 孙惠芳;作秀的继续教育何时休[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孙云佩 王建华;继续教育亟待规范创新[N];新疆日报(汉);2004年

6 本报记者 金勇;我省出台继续教育规定[N];安徽日报;2000年

7 ;发展继续教育 促进人才培养[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本报评论员黄哲雯;继续教育应与时俱进[N];工人日报;2002年

9 皓月;“继续教育”网上行[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10 贵州省遵义县新舟中学 杨佳;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赵西华;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许家友;聚氯乙烯无毒稳定剂及其稳定机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徐清萍;镇江香醋抗氧化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寿国;环境艺术设计在继续教育中的发展探讨[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2 于红梅;继续教育网络考试系统的开发[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蕊;我国中心城市继续教育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李丽英;湖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颖宇;我国继续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庄丽丽;广州市初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许峥嵘;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艳艳;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D];河南大学;2006年

9 张妮;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曾笑;新课程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新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99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099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e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