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古代家训中的家庭德育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18-07-05 15:35

  本文选题:家训 + 德育思想 ; 参考:《齐鲁学刊》2003年04期


【摘要】:家训是古代的一种家庭伦理教科书 ,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古代家训中以德为“本”、以德为“富”、以德为“要”的家庭德育定位 ,以及倡导早期德育 ,强调道德化育的家庭德育思想 ,对于当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德育具有积极意义。
[Abstract]:Family instruction is a kind of family ethics textbook in ancient times, which contains very rich family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ancient family instruction, the family mor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virtue, rich and important, and advocates the early moral educ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family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of moral education.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of the one-child family.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经法学院
【分类号】:G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施敏锋;;传统家训中的伦理道德教育理念及其当下价值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2 孔霞;龙玲玲;;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3 孙倩;施敏锋;徐惠红;;传统家训中的德育观及现实价值[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施敏锋;孙倩;蒋乐琪;;古代家训中的教化意蕴及其当下价值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洪彩华,刘格华;试论我国古代家训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当代功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程时用;;试析中国古代帝王家训[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钟志凌;;青年“啃老”现象的道德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欣;宋代家训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小英;宋代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妹;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加花;魏晋南北朝家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佳佳;明清女子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洪彩华;试论我国古代家训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志勇;唐代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迎兰;我国父母的学习监督者角色形成的社会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汪清;“80后”青年婚姻家庭观的伦理思考[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朱怡娜;儒家伦理视域下的现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付元琼;汉代家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小理;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德育精华[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10期

2 曹建平;魏晋南北朝家庭教育钩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王远国;;包拯家训[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02期

4 李建文;;名人家训韵味长[J];幸福(悦读);2009年09期

5 王丹;;从满族家谱看满族家训的来源、制定和实施[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6 丁身尊;;包公留下的《家训》[J];同舟共进;1995年01期

7 卞怛忠;;包拯家训[J];语文月刊;1998年11期

8 蔡雁彬;从家训的性质看颜之推的文学理论——读《颜氏家训·文章》篇札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徐少锦;《战国策》中的家训思想[J];南京晓僗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陈延斌;论司马光的家训及其教化特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改凤;;学习陶行知德育思想 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2 陈明华;;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3 周国斌;;实践陶行知德育思想 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4 李太平;;清代乾嘉汉学德育思想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张洪鸣;;以叶圣陶德育思想为指导 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思莲;;邓小平德育思想与孔子德育思想的比较[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7 周德昌;;王守仁德育思想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徐雪梅;;蔡元培的中学德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荆世华;;“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浅议陶行知的德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10 李文奎;;亚里斯多德的德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建平;齐家训言[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本报记者 赵晓勇;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家规家训[N];新华日报;2010年

3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 常建华;儒家文明与社会现实:明代霍韬《家训》的历史定位[N];南方日报;2011年

4 金平 王文华;传世三十六代的钱氏《家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5 雷家宏;《家训选读》简介[N];光明日报;2001年

6 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 朱杰人;朱子家训的普世价值[N];三明日报;2010年

7 吴廷秀;阎锡山旧居的家训石刻[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李人毅;最是那一缕浓郁的书香[N];美术报;2010年

9 韩萱 吴涛;“精神小康”:文明新追求[N];扬州日报;2010年

10 新华社记者 徐机玲 郭奔胜;夏建秀:义务办起了“家庭德育课堂”[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张力红;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娟;对日本商家家训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王溶;蒋经国《新赣南家训》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3 梁素丽;宋代女性家庭地位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柏艳;魏晋南北朝家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丽娟;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琴;学前儿童家庭德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文佳;从家训看唐宋时期士大夫家庭的治家方式[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洁;胡锦涛德育思想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10 陈黎明;论宋朝家训及其教化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00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100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