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与新时期民族学院的发展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 + 民族院校 ; 参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摘要】:如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特色化办学以新的涵义 ,是民族院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课题。民族院校学科建设 ,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本校学科发展定位 ;2 重点建设好一批实用型、应用型学科 ;3 要向高层次、高水平方向迈进 ;4 塑造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氛围 ;5 以研究生教育促进学科建设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and arduous task for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give new meaning to special school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urgent task i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our school and 2 to do a good batch of prac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al discipline should be advanced to a higher level. Striding forward in the High level and Building an atmosphere conducive to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5. Promot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rough Postgraduat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学院 西北民族学院
【分类号】:G758.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俊;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志刚,王昌民;学科特色是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四(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志刚,王昌民;关于培育学科特色若干问题的思考——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四(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柳友荣,史国东;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谢力;关于高校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探讨[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代浩云;;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浅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覃利;论教学型高校学科建设的途径[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8 段成芳;试论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学科梯队建设[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王梅;陈士俊;王怡然;;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唐华生;;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范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3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本全;调整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D];河海大学;2005年
2 赵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分析与创新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常正霞;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何芳;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湘宁;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张春浩;中日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阎红梅;多元而卓越[D];山西大学;2003年
8 刘权;大学学科核心能力及其培育机制[D];浙江大学;2003年
9 郑海燕;大学学科建设的战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10 王显超;高等医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燕;;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9期
2 王世枚;;民族院校教师教育在转型中的发展策略[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袁琳;;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乔庆刚;李保堂;;多民族院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研究[J];学周刊;2011年13期
5 鲁显玉;;新形势下民族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余善云;;略论开放大学的学科建设[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邓艳葵;;论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8 刘宁;王世忠;;论民族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品格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0期
9 唐华清;;民族院校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须突出五特色——以桂越边境民族地区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陈宁;;民俗文化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琼英;;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李芳青;;应用价值工程与提高民族院校的功能价值[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3 杨放;何江川;蒙昌勇;伍小花;;全国五所民族院校十七个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子分析[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4 李梅;陈亚飞;;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班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羽新;;立足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管理和改革——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研究之二[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胡建川;;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黄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吴有富;;促进贵州民族高校建设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张俊宗;;构建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 为民族地区培养适切性人才——以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中亮;;当前中国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走向分析[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万能;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办好民族院校[N];贵州日报;2009年
2 国家民委副主任 吴仕民;坚持正确方向 进一步办好民族院校[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李寅;国家民委与贵州、湖北两省共建民族院校[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杨胜才;加强民族院校研究有利于民族院校科学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陈达云;简论民族院校的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6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钟海青;民族院校科学发展应处理好几个关系[N];光明日报;2009年
7 中南民族大学校长 雷召海;关于民族院校创新发展社会科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军;宁大列入民族院校专项建设规划[N];宁夏日报;2010年
9 闵伟轩;筚路蓝缕写华章 继往开来铸辉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记者 周光兵 通讯员 许宗友 实习生 武国涛;全国民族院校书记校长联席会议在我州召开[N];恩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邱世兵;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6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付娜;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魏国敏;中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艳峰;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当代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2 姚金雨;我国民族院校国际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罗杨;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欧阳yN兰;我国少数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赵晖;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相理锋;我国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7 徐广洲;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8 潘光才;民族院校贫困生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9 裴雅琦;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石劲松;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及其方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01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10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