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杨贤江的学习思想

发布时间:2018-10-14 15:29
【摘要】:杨贤江是我国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虽然年轻早逝,但著作颇丰。他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珍惜光阴,发愤读书,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并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了丰富全面、论述精辟的学习思想体系。他对学习目的、学习作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心理与态度作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他的学习思想对当今仍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Abstract]:Yang Xianjiang was an outstanding early Marxist educator in China. Although he died young and early, he wrote a lot of works. In his short life, he treasured his time, read with indignation, accumulated rich academic experience, and promoted it to a theoretical height, forming a rich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thought system. He made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purpose, function, content, method, psychology and attitude of learning. His study thought still has the positive enlightenment function to the present day.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科所 山西师范大学教科所
【分类号】:G7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其平;整体提高中创造精品——谈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胡胜利;;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白桂香,伍芳辉;小学低年级“听说训练”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周华丽;试论高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与途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5 李九丽;学生工作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6 杨丽华;关注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班主任工作的新目标[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7 李林会;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探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8 杨小坚;“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在跳远教学中的运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左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途径探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小红;;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欢龙;;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聂倩;;对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思考[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谢旭慧;程肇基;;分类教学 分层达标——构建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话教学新模式[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钱智琴;;课堂中的和谐与不和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叶娟;;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及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7 陈光磊;;对外汉语教学评估问题探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8 孙小吕;;新时期少儿读者的心理需求探索[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穆艳玲;;体育教学仿真系统的初探[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欣;;为孩子插上一双翅膀——一份培养儿童学琴兴趣的个案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袁茵;听觉障碍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守盈;图式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军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1年

4 高闯;科技活动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伟川;优化教学设计,,提高生物实验课教学质量[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廖锦治;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吴惠东;论初中生物学的情感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盛科;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02期

2 喻立森;再谈杨贤江的教育本质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3 ;“杨贤江纪念集”即将出版[J];天津教育;1985年09期

4 黄永刚;;杨贤江[J];历史教学;1988年11期

5 罗波,钟杨;对德育观念、内容、方法的思考──论杨贤江的德育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6 文白;杨贤江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张彬,彭彩菊;杨贤江的中学教育观[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喻立森;三谈杨贤江的教育本质论——兼与几种不同表述商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9 陈桃兰;杨贤江的编辑实践和编辑思想[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叶存洪;杨贤江对教师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国君;沈建云;;杨贤江与诚意学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瀚青;;杨贤江论教师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宋恩荣;;借鉴杨贤江教育思想,推动新时期教育改革——杨贤江教育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董宝良;吴琼;;杨贤江的德育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范庭卫;;杨贤江青年闲暇指导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潘懋元;;素质教育思想的先驱——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朱浩东;;杨贤江对日本教育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王文宝;;略论杨贤江对中国现代教育科学的杰出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敖小兰;;杨贤江青年责任感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任秉金;王成;;杨贤江的道德、人生、理想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 刘巧利;杨贤江: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的先驱者[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徐定宝;“全人生指导”的教育思想[N];宁波日报;2007年

3 张健华;“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6年

4 张家勇;千年的“学而优则×”遭遇市场阻击[N];深圳商报;2003年

5 张泉;学生杂志:一代人的阅读盲点[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高博邋潘其勇;春晖何以为春晖 春晖以何为春晖[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章国斌;稀缺产品“大桥游” 慈溪提前启动[N];江南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文雨 伦勤 贵勇;师资培训存在哪些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徐祥 邓朝辉;“信仰就是力量”[N];人民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李莎 文闻 沙月 王莹 侯婷婷;家庭教育投资:芝麻开花节节高[N];云南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姜永兵;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晓玲;杨贤江“全人生指导”及其对当代青少年的现实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睿;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周颖华;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及现代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淑霞;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教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70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270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