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民国时期两所女子大学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7 10:47
【摘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与金陵女子大学是民国时期两所重要的女子大学,其不同的教师群体及其教育、性别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在这种教育环境的影响下,两所学校的女学生亦产生了迥异的身份认同和思考方式,从而在社会政治活动和婚恋等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有着不同的行为取向。
[Abstract]:Beijing Women's normal School and Jinling Women's University are two important women's universitie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ir different groups of teachers and their education have formed different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kind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female students of the two schools also have different identity and thinking styles, thus they have different behavior orientations in the choice of personal life style such as social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marriage and lov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
【分类号】:G7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莉;十九世纪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及性别定位[J];美国研究;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谦厚;罗佳;;抗日根据地时期的女性离婚问题——以晋西北(晋绥)高等法院25宗离婚案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2 张秀坤;美国女子高校发展与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李常生;山西抗日根据地妇女劳动力的开发[J];沧桑;2004年Z1期

4 陈文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妇女参政[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苟颖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J];档案;2000年02期

6 陈悦悦;五四时期女子教育平权运动[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7 杨慧;论国统区妇女界抗日救亡统一战线[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8 关威;中共早期关于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杨慧;抗战前期国统区妇女救亡团体的历史考察[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范茹平;;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活动的历史回顾与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聂会会;许艳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3 李慧波;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白艳;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培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陈文联;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王俊;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苏琼;“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南京大学;2001年

9 周莉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翔娟;文化冲突及其精神反映:“五四”女作家自我意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陈晓君;传统女性的“现代”演绎[D];暨南大学;2011年

4 蔡建伟;苏雪林新文学批评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桥;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晶;新时期我国女性政治参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芳;五四前后婚姻观念的变迁[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魏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艳霞;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思想中国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欧惠;韦尔斯利学院管理特色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凑娥;;试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推动力之一——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宋爱妮;;从传播福音到女子教育——中国教会女子大学的本土化过程[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3 李静;;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在中国的突破[J];教育;2006年16期

4 杨家余;王红岩;;吴贻芳女子“人格教育”思想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李丹;;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中教会学校的创立与西学的传播[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1期

6 陈雁;;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7 陈雁;;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作用[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8 潘懋元;女子高等教育:文化变迁的寒暑表——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9 程利;;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杨瑞;;近代中国基督教教会学校与清末女子教育[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海兵;;试析中国教会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2 阎广芬;;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当今的女子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3 陈卫;;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发展轨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阎广芬;;中外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刘淼水;;近代梅州客家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6 周声浩;;略论贵州辛亥革命人物与教育文化环境[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阎广芬;;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8 石阳;;青岛教会女校的发展历程及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9 聂会会;许艳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10 陈建华;;清末基督教会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敏;从财政支出看扬州改善民生之路[N];扬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晓薇邋陈广琳;培育有深圳特色的城市教育文化[N];深圳商报;2007年

3 李仲达;让教师树立正确的幸福观[N];云南日报;2006年

4 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校长 陈杰;学校文化建设要凸显“个性”[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立足三大主题 实施五项工程 促进定襄教育又好又快发展[N];忻州日报;2008年

6 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 苏伟光 刘长青;娱乐教育文化类价格 推高广东4月价格主因[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爱民 刘俞秀 王娜莎 实习生 张慧鑫 杨丹 蒋薇;相隔万里 心手相牵[N];营口日报;2006年

8 郑莉;中日教育交流“走向美好的明天”[N];工人日报;2007年

9 本报特派记者 陈海峰 杨丽萍 李文生 李舒瑜;深港合作宜教育文化科技先行[N];深圳特区报;2007年

10 刘仁忠;从基础建设看文明创建成果[N];驻马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杨兰英;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照;清末民初循道公会在华南地区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5年

7 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湖南大学;2007年

8 夏泉;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1552-1911)[D];暨南大学;2003年

9 欧阳林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子院校的再兴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何字温;现代中国女性诗文中的典型意象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霞;中国近代教会女校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陈欣;清末教会女校的创兴及其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爱勇;抗战前十年的华北女子教育[D];河南大学;2010年

4 邓文博;唐宋女子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京;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子教育[D];河北大学;2009年

7 刘佳佳;明清女子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谢倩;汉代女子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张会霞;清末女子教育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晓庆;倡导与力行—近代欧美留学生女子教育观及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37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337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