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如何促进家长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发布时间:2018-12-23 09:27

[Abstract]:......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六中 山东省青岛六中
【分类号】:G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中夏;一个曾经是“差等生”的独白[J];班主任;2005年11期

2 于江涛;;期末评语:能否换个方式?[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9年02期

3 李镇西;;我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吗?——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之一[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年01期

4 李忠萍;;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小报告”[J];小学时代(教师);2010年10期

5 陈华;;开学先“解名”[J];班主任之友;2009年11期

6 江迎春;;例谈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年10期

7 倪羡伟;;班主任应加强高中学生道德感培养[J];文教资料;2009年01期

8 王金堂;;浅谈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谈心[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9期

9 李玉福;;高中班主任开展创新教育之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9期

10 陆新忠;;加强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研究刍议[J];新课程(中学);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玉洪理;;高中生责任教育的新思路[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卢徐美;;创新德育载体,内化自我行动——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姜宏飞;;转化后进生“四要”——高中班主任的管理之道[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陈继民;;“理解、尊重”是班主任的座右铭[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王所才;;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往方式的艺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陈礼锦;;班级日记——看似无声,胜似有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7 金立余;;浅谈对解决高中生早恋问题的体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张志能;;更新传统观念 架设沟通的桥梁——新型家长会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巫柳新;;步步为营,用“科导制”打造班级文化——小议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具体做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李雅丽;;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仲勋邋薛太瑞;一年两个“家访月”[N];人民日报;2007年

2 张雯婧;教师家访正在进行时[N];天津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徐德明;“21世纪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纪”[N];天津教育报;2007年

4 记者 晓方 通讯员 金文泉 田林;沟通 走进学生心灵[N];湖北日报;2004年

5 东莞妇宣 叶海燕;创建廉洁家庭 共建和谐东莞[N];中国妇女报;2006年

6 记者 王兴;我市举行“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暨表彰大会[N];汉中日报;2006年

7 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周建国;期末评语不妨换换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江芸涵;家访,多少老师在坚持[N];四川日报;2006年

9 熊德;四国高中生心态比较,挺有意思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弓升高 蔺红;原平市关工委创办“家长教育辅导站”[N];忻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冲锋;领导教育学的学科自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维;践行渐进西藏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鲍同梅;教师自主:一种审视教师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蒲蕊;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阳春;教育制序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漆智辉;新时期高中生感恩教育及实践模式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梁丽;高中学业不良学生转化过程中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远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俊;家校合作对高中生“生物学”学习情感影响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宏;利用网络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石明;北京市示范高中学生理想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裴希山;高中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覃玉玲;半农半牧地区蒙语授课高中生英语学习困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江晓东;高中生动力贫乏型学业不良个案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秦e,

本文编号:2389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389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4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