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的迷误
[Abstract]: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level national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nature, objectives, content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urriculum in minority areas, there are many common points between the curriculum and the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The idea and orientation of replacing local curriculum with multiculturalism curriculum appeared in the study.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local curriculum and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in terms of curriculum essence, theoretical basis, dominant valu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so on,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local curriculum and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06JJD880017)
【分类号】:G75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振国;;论民族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王大桥;;经验:文学与人类学的内在契合点——文学人类学的精神向度[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4 陈忠勇;王波;;苗、汉杂居地区苗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原因分析——以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苗族教育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5 涂传飞;;对民俗体育文化意义的解释——来自克利福德·格尔茨的阐释人类学流派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6 周江;;论争中的“中国仲裁协会”[J];北京仲裁;2009年01期
7 马晓龙;徐东;龙飞鹏;杨庆玲;;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基础教育历史与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8 孙宗芹;;论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9 蔡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筑牢反分裂反渗透阵地[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蔡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浅析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许苏;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潘启富;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浅议民族地区的扫盲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年06期
2 李文祥;;对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2期
3 周晓梅;;传承民族文化 服务经济社会 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大有作为——2011年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活动综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2期
4 武海娟;;多元文化的兴起与课程的改革[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5 方绍荣;王悦鉴;;才高艺精创佳绩——云南省代表队参加2011年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活动纪实[J];今日民族;2011年07期
6 生杰卓玛;;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开展的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7 黄福佳;;浅议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J];华章;2011年21期
8 尚衡;李文娟;;浅析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9 陈立鹏,刘新丽;对民族地区校长培训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1999年10期
10 萨础日娜;;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问题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志妍;;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的迷误[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马贤惠;;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A];贵州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9年
3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4 王芳恒;;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设想[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黄东英;;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杨一星;;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初探[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7 普同金;;对民族地区提供国家帮助的政策战略[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晓鹰;陈光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和机遇——生态移民和城镇化推进[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王红梅;;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内在矛盾及实现矛盾转化的意义[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邋姜丽静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欧群慧 罗吉华;地方课程建设在民族地区大有可为[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石楚敬 韩江洲 周海亮;为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胡建华;努力构建和谐民族地区[N];光明日报;2005年
4 龚泽轩;民族地区引资应“热而有序”[N];团结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吕志勇;情注民族地区 心系贫困群众[N];乐山日报;2008年
6 中央党校民族宗教理论室 鉴新;民族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和目标[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闵教思;四部门联合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大理州工商局 杨晓霞;做好民族地区消协工作要重视维护民族团结[N];大理日报(汉);2008年
9 记者 周前进;我省纪念民族地区改革开放30周年[N];四川日报;2008年
10 赵殿桦;年投3712万助少数民族发展[N];昆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友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协调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4 安晓镜;民族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鄢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吴爱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昌江;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云;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仇艳艳;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芳;民族经济政策对民族地区企业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邬薇;民族地区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程鹏;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纪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卢贵子;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才发展战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郑奇勋;民族地区法律信仰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刘志江;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的教育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11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41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