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教学合作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19-01-24 11:42
【摘要】:教学合作文化是学校文化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它表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合作文化现状的分析,提出新环境下进行教学合作文化重建的策略。
[Abstract]:Teaching cooperation culture is an ideal st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culture, which show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cooperation culture 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operation culture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基金】:中央电大和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子课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研究”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ydd07-708。
【分类号】:G7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华;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新主体教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2 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阳;周东立;;传统节俭美德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冲突与调和[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以民间文学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翟鹏玉;“那”生态文化圈与主体际交往实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张佩国;解读地方性制度——一项关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研究策略[J];东方论坛;2003年02期

7 秦宗文;;“疑罪”应当“从无”吗?——法治与情理视角下对疑罪从无原则的重新审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李丽华;失衡的学校教育情景对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对江西一所师范学院女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民族志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6期

9 朱旭东;关于警察学学术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富强;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营:西部大开发中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J];桂海论丛;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徐新;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D];上海大学;2005年

5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6 罗秋立;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人类学批判[D];复旦大学;2005年

7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8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富立友;基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康澄;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杏梅;桂北船上人同姓婚姻习俗的考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潘梅芳;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西方形象[D];暨南大学;2003年

3 陈翠荣;批判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育观念解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冰;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课堂的思考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绪江;交往理性与学校组织范式的反思及建构[D];苏州大学;2003年

7 程婧;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探析[D];河海大学;2004年

8 张爱琴;学科课程的价值再认——一个基于生命发展的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10 阎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陈丽;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3期

3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学习者观望原因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4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5 张华;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新主体教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6 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7 梁玉娟,衷克定;从对话理论探悉国内远程教育中的在线讨论[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3期

8 张华;素质教育本质探论[J];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涛;;缺失与重建:家庭精神文化对青年的教育——基于一个回族家庭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2期

2 ;圈点[J];IT经理世界;2010年05期

3 唐松林;曾琦;;消弭与重建:拟像时代的教学形态[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4 唐松林;曾琦;;消弭与重建:拟像时代的教学形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5 潘建军;;模式重建 组织重建 文化重建——“五严”令下提高教学质量策略漫谈[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6 付新民;;文化人类学对师德培养的启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1期

7 孙黎;;美国商学院课程新趋势[J];IT经理世界;2010年06期

8 杨治华;孙淑萍;;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科学政治信仰的重建[J];学理论;2010年04期

9 王佳;;现代化进程中的社区精神重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10 袁瑞玉;金浩;;信息对称背景下教师权威的危机与重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旭东;;“重建”反映的中西文物保护理念与方法差异的原因探讨——由“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北京文件》引发的思考[A];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彭歆;毛驰;俞光岩;郭传tx;张雷;王洋;黄敏娴;马大权;;三种软组织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比较研究[A];2009国际暨第十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蔡叔萍;魏鹏;王欣;;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功能重建[A];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蔡叔萍;魏鹏;王欣;;陈旧性下尺桡关节掌侧脱位一例报告[A];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高建国;;对灾区恢复重建中强化科学技术支撑的建议[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夏清;朱帧;;睑板重建替代材料的进展[A];第六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第七届东方国际美容外科会议;第97届日本美容外科学会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周茂义;张立峰;李丽新;邵伟光;崔艳玲;岳奎涛;刘静;杨春波;张东雯;赵兴圣;;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不同心率下的最佳重建时相[A];第六届医学影像山东国际论坛、山东省第十八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六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邢兰芹;曹明明;;杜陵生态环境演变及恢复重建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James Yang;Malte Cederstr銉m;;关于重建堤坝的溢洪道水力问题——来自瓦腾福(Vattenfall)大坝安全规划的经验[A];现代堆石坝技术进展:2009——第一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玉茹;刘凤学;;唐媽乐舞再生(重建)的研究及实践——以台湾刘凤学教授新古典舞团为例[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晓平;维护公众利益 重建公众信心[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记者 王学军 通讯员 陈佳南;广船国际重建造船管理体系[N];中国船舶报;2002年

3 摘编自香港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不再逃避更不可逃避》;强奸被害人的心理历程[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赵振斌 包浩生;自然保护生态重建:绿色城市实践的主要内容[N];中国环境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英;危机后重建职业经理人制度[N];财经时报;2002年

6 李镇西;让我们重建教育理想[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茅卫东;恐惧中我们失落了教育理想[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张来春;重建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傅光明 作者单位:湖北省财政厅;要重建农村税费制度[N];中国税务报;2002年

10 阳艳平;遇洪灾德国推迟减税计划[N];中国税务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正己;整合素αvβ3受体显像无创性评估大鼠肝纤维化的可行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琳琳;大鼠气管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ABCG2的表达及Wnt信号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3 高巍;膝关节组成结构的临床解剖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4 余意;“词学吴中”与明代词学之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时国轻;广西壮族民族民间信仰的恢复和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王t,

本文编号:2414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414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f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