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的女性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Abstract]:Plato's classic "the Republic" has rich and profound educational ideas, especially the idea that women's education, especially women should enjoy the same equal education as men, is even more valuable, and it is still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this day.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7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慧;“男女平等”的不同认识及其成因剖析——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燕宏远,梁小燕;柏拉图:西方“女性主义”的先驱者[J];哲学动态;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杨耕;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红;王国坛;;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马永庆;鞠明霞;;墨家“兼爱”思想对现代和谐社会建构的价值解读[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赵爱玲;;政府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诉求[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邹秀春;;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公民责任意识研究[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高春花;;论耻感及其道德功能——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8 黄荟;;遭遇发展——传统伦理现代转型所面临的三重困境及可能出路的探寻[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9 陈爱华;;论中西方传统家庭文化发展及其伦理特征的异同[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10 刘志飞;朱林;;“和合”文化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秀静;;理想国与“地下文学”——文学的可能性空间[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任阳洋;闫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对比综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广东推行女性教育,能否触及灵魂[J];人生与伴侣(上半月版);2011年06期
4 詹世友;;美德政治学的发轫: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以从《理想国》、《政治家》到《法律篇》为展开线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李阳;;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柏拉图理想[J];儿童音乐;2011年08期
6 陆悦;;半世纪柏拉图之恋[J];青年博览;2011年18期
7 包利民;吴广瑞;;强者的快乐——古典政治哲学家的一种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8 刘自美;;柏拉图正义论的神学归宿[J];天中学刊;2011年03期
9 杨雅靖;;柏拉图文艺理论相关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年04期
10 冯香芬;;柏拉图与孟子政治思想之比较[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盛玉;;理想国:柏拉图视野中的正义观[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张巍;;“诗歌与哲学的古老争论”:柏拉图的philosophia和雅典的paideia[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3 徐卫红;;教育为了国家——柏拉图、卢梭教育思想的乌托邦色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陈建翔;;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秦彦士;;人的二重性与艺术悖论——古代艺术政治论到现代功利论的文化误区[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王晓朝;;柏拉图论知识与信念的夫联(未定稿)[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倪梁康;;柏拉图的知识观,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从盖提尔命题谈起[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余志祥;;孔子、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殷企平;;柏拉图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娜;从心灵步入理想国[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首席评论员;人人皆可向往理想国[N];经济观察报;2005年
3 熊哲宏;柏拉图的《会饮》与“柏拉图式的爱情”(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刘绪贻(作者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从“哲学王”到法治国家[N];长江日报;2005年
5 薛立民;不要被思想灼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苏隆;我们无需迁就柏拉图[N];中国邮政报;2003年
7 ;《柏拉图的〈会饮〉》[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刘文嘉;“女性教育”如何有的放矢[N];光明日报;2011年
9 尹于世;“女性教育”误区是只教育女性[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朱四倍;谨防对“女性教育”的噱头化理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新民;柏拉图的惩罚理论[D];浙江大学;2007年
2 申林;柏拉图的正义理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周南翼;追寻一个新的理想国: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与辛西娅·奥芝克小说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潘希武;学校道德教育的路径转变与作用界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蒋龙祥;道德的空间与政治的属性[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兴;从培养“男性附属品”到促成“社会半边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姚振强;柏拉图—斯宾诺莎哲学中的理性与生存[D];浙江大学;2004年
8 柳谦;教育承认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顾韶阳;理想与现实—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作品中人性的揭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胡晓燕;《理想国》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景文;论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2 刘财安;柏拉图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孔令新;哲人与城邦的冲突及出路:柏拉图政治哲学新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玉华;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石坚;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D];吉林大学;2007年
6 夏季;柏拉图正义观之转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6年
7 桂小辉;柏拉图正义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8 郭嘉;试辩“柏拉图非诗”[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邓布兰;柏g仆颊骞凼銎繹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安翠荣;论理念意义的衍生[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8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47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