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对重庆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图文】:
和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类似的中介效应关系。根据路径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笔者对上述有关变量构建了路径图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路径分析图,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图1 路径分析图 lntfpit=a0+a1lnkaeit+a2lnkfaeit+a3lnfdiit+a4lnexpit+ε1it(1)lnhit= b0+ b1lnkaeit+ b2lnkfaeit+ b3lnfdiit+b4lnexpit+ε2it(2)lntfpit= c0+ c1lnkaeit+ c2lnkfaeit+ c3lnfdiit+c4lnexpit+c5lnhit+ε3it(3)其中:t表示时间, i表示地区;ε1、ε2和ε3为随机干扰项。假设其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有限的正态分布。方程(1)计算的是成人高等教育资本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总效应,其中tfpit、kaeit、kfaeit、fdiit和expit分别为第t年地区i的全要素生产率、成人高等教育资本存量、除成人高等教育外的教育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总额,系数a1为成人教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总效应。方程(2)用以计算成人高等教育资本存量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其中hit为第t年地区i的人力资本,系数b1为正表示成人高等教育资本存量对人力资本有着正向促进作用
成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方式间接贡献率=b1*c5*成人教育投资存量增长率/tfp增长率*100%测算结果及贡献率变化趋势如表3、图2所示。表3 重庆市“十五”期间成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改善方式的贡献年份TFP(% ) TFP增长率(% )成人高等教育投资存量(亿元)成人高等教育投资存量增长率(% )总贡献率(% )间接贡献率(% )2001 58·758 5·399 3·691 8·888 1·663 0·5762002 61·044 3·890 3·815 3·370 0·875 0·3032003 64·206 5·180 4·135 8·383 1·634 0·5662004 65·150 1·470 4·342 5·000 3·436 1·1902005 66·080 1·429 4·524 4·195 2·965 1·027图2 重庆市“十五”期间成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的贡献 测算结果表明,随着近年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对重庆当地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也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贡献率变化趋势见图2。2001~2005年,成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的总贡献率从1·663%上升到2·965%,而间接贡献率也从0·576%上升到1·027%。虽然从贡献的绝对数值看,成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的贡献确实较小,但相对数值却比较大。以2005年为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三忙;;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郭耀煌,,贾建民,高隆昌;生产函数的一种基本理论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1995年02期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志宏;沈蕾;;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陈洁;吕廷杰;;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看我国电信改革成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赵晓雷,申海波;上海GDP三大需求要素的贡献度和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1期
4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5 李平;钱利;;进口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6期
6 曹乾;;我国保险业运营效率问题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7 林勇;张宗益;;经济权利禀赋与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8 官升东;;国家意愿与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基于陕西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9 慕静,李全生;教育投资的外部效应与经济增长[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10 洪传春;许文兴;;福建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兴;;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4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宋在斗;陈秀山;;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对1981-2005年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许相敏;祁支锐;;基于灰色聚类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弹性系数测算[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施红星;刘思峰;方志耕;;基于同类技术水平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弹性系数测算问题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资源约束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3 张改清;农户投资对其经济收入增长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董秘刚;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蒙永胜;新疆绿洲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D];新疆大学;2004年
6 乔龙德;所有制结构调整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8 徐小飞;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9 亢霞;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春岭;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彬;中国地区工业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志国;甘肃再度工业化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郝枫;我国资本存量问题探讨[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4 肖勇;阜丰公司核心能力的分析与培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5 巫威威;论发展私营经济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D];吉林大学;2005年
6 黄少鹏;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与比较优势演进的经验实证[D];湖南大学;2004年
7 洪传春;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8 张建辉;基于定向技术距离函数和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李志强;四川省经济增长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10 贺娜;转型期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2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3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4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5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6 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J];经济研究;1991年04期
7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8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9 杨目,赵先信,钟凯峰;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J];改革;1998年04期
10 安立仁;资本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1952~2002[J];人文杂志;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以德;;一部推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精品之作——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2 李大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教育管理研究;1998年03期
3 肖建琴;;试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评估[J];学理论;2011年17期
4 陈萱;;广州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5 廖胜文;;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J];教师;2011年23期
6 陈联;;诺尔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周海霞;;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李宁;;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刘建东;管国锋;石丽芸;;校企成人学历教育合作办学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10 刘双喜;李子林;;日本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雅君 李存雄 ;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要有新突破[N];贵州日报;2005年
2 ;继续教育学院———终身教育的平台[N];法制日报;2002年
3 ;社会各界关注成人高等教育[N];法制日报;2002年
4 杜以德;WTO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应对策略[N];光明日报;2003年
5 宗 边;中政大成人高教走过辉煌的二十年[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20年法学教育的界碑[N];法制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秋雯;城市家庭小学生课外教育消费行为及演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冯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概念与考试焦虑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付云岭;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心理一致感和自尊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宁;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2年
6 吴巧莹;延边地区朝鲜族初中生人际关系与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7 陈艺瑕;农村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彩云;网络教育学院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6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55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