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张英父子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19:29
【摘要】:在因社会转型和家庭嬗变引发道德约束机制紊乱的当代社会,育德在家的传统日渐摒弃,家庭作为伦理和道德之源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衰落,家庭道德教育的失职成为引发社会道德恶化的首要原因。从中国古代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智慧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是推动当代家庭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清代张英家族因“父子翰林”“兄弟翰林”“祖孙翰林”而享誉桐城,该家族的最大特点是人才济济且德才兼备,其家族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张英父子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是桐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张氏家族道德教育共同熏陶的结果。一方面,文都桐城崇尚文化、推崇德教,德行教育思想盛行;另一方面,张英科举家族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并重,首重道德教育。内外熏陶共同推动了该思想体系的形成。该思想体系展现了道德形成的动态过程,包括知德、立德、守德、践德四个依次递进的环节。知德环节强调道德认知,立德环节强调道德初步生成,养德环节强调道德的保养,补充精神之钙,践德环节强调道德践行,环环相扣、生动可观。与该思想体系相对应的方法论体系也是展现父子二人教育智慧的重要方面,其中,身教言传法、榜样示范法和以事明理法是施教者常用的外在教育方法,而修心育德法、以知育德法和平衡修德法则是受教者常用的内在修养方法。总体而言,父子二人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很多宝贵经验和精华都值得我们借鉴。而事实上,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推行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家庭道德教育意识不强、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不完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不科学等方面。为此,创造性地借鉴父子二人的思想精华以改进当前的家庭道德教育现状是一个可行的尝试,它启示我们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家庭道德教育意识,正确认识道德在个体成长成才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家长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关键职责。其次要完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加强私德教育,完善公德教育,重视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要改进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做到身教与言传并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虽然古今的家庭道德教育背景大有不同,但贯穿其中的优秀的家庭道德教育智慧仍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将会为疏解当代的家庭道德教育困境提供有益的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白兴华;凌俊峰;;张英《聪训斋语》家训思想述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程玉冰;;再谈“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3 韦生源;;清朝辅臣典范张廷玉的为官之道及现实启示[J];领导科学;2011年22期

4 郭长华;;张英修身养性思想浅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崔立中;刘丽娟;;桐城派的德育心理学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李浩;;桐城张氏家族教育传统试探[J];民俗研究;2006年03期

7 郭长华;张英家训思想初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陈延斌;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与中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彦民;;张英的人生观和养生观初探——读《聪训斋语》[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本文编号:2726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726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2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