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新课改观照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

发布时间:2017-03-31 03:06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观照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休戚相关,面对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全新要求与挑战,继续教育必然采取主动回应措施,保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步发展。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压力,确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定位和发展的生长点,开发出合理得当的课程体系,以期继续教育能够良性发展和新课改的顺利推行。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关键词】新课改 继续教育 课程开发
【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之一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05ZS6
【分类号】:G635.1
【正文快照】: 一、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学习者、社会和学科是课程开发的三种需求来源,教育是学习者主动投入的过程,所以课程应关注学习者的需求。继续教育课程往往因袭学校教育课程的传统,过分强调学科内在的价值,忽视了继续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关于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2 蒋世玉,史燕,徐武;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宋会君;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的完善与优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何元春;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陆作生,伍少利;体育课程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楼兰萍;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7 马新东;高前进;周越;许林亚;;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朱琳;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探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肖鹏;校本课程评价浅析[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10 孔凡哲;基础教育教科书质量保障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季建成;张娟芳;;社区——校本课程不可或缺的边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贾建华;;“夹具应用技术”课程的教改实践[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贾建华;;《夹具应用技术》的课程建设[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刘义华;李敏;;开发篮球校本课程的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沈志莉;发展性高等教育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义;筑波大学体育学群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凯峰;新数学课程实施中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建团;挑战·反思·对策·展望[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严仲连;广西幼儿园课程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孟现志;大学科技人才精益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王燕;课程价值取向之“应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陶亚奇;美国初中科学教材《Properties of Matter》中化学部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于晓东;体育素质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畅;关于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课程意识浅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2 王峰;新课改呼唤丁大卫[J];基础教育;2004年10期

3 陈琼华;;谈利用乡土资源进行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难点的突破[J];新课程(上);2011年06期

4 胡婵媛;;探视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6期

5 葛翔;;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8期

6 李书卿;杨海鹰;张海涛;杨思博;张彦娟;;课改,给管理一个“支点”——宣化一中新课改启示录(下)[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5期

7 刘丕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班级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8 李向欧;;谈对新课改的深刻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9期

9 胡丽娜;;高中物理新课改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10 张千祥;;感受新课改[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文挺;;在探究中学习化学——浅谈新课改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2 宁云莲;;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创新教育[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柯文挺;;在探究中学习化学——浅谈新课改的一点体会[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苏喜梅;;浅谈数学新课改[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5 杨智;;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让语文课更加充满活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张俊华;;适应新课改要求 构建和谐政治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7 郭伟章;张凤霞;;新课改实施中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及其对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8 蔡怀昱;;浅议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10 王艳玲;;赏识教育——新课改下爱的甘露[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石实验高中 冯金山;在收获与困惑中反思[N];黄石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周跃喜;解读高中新课改[N];九江日报;2008年

3 山东胶南市博文中学 薛立民;新课改创新:小处见春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张可丹;郑州新课改:课堂上学生唱主角[N];中国妇女报;2008年

5 邓兴军 陈凯;高中新课改尝试“长短课”[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记者 杨占苍;河北明年起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记者 李明慧;地区召开普通高中新课改推进会[N];哈密报(汉);2008年

8 记者 赵正元 通讯员 马亚军;北京顺义以点带面推进新课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朱振国;新课改不应千校一面[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崔晓玲;云南力争今秋启动高中新课改[N];昆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卓鸿;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媛媛;中小学机器人课程的研究与开发[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史丽晶;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建玲;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08年

5 赵丽;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严五胤;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邵婷;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困生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梁华;高中语文文学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江华;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包永良;中学化学环境保护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观照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78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