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从隔离走向融合:上海特殊教育研究(1978-2010)

发布时间:2020-12-24 22:13
  特殊教育是人类弥补自身缺陷的一种教育活动,专门的特殊教育机构的出现,则是以近代西方基督教会在上海等沿海城市举办具有救济、慈善性质的盲、聋人收容所等机构为标志,因而上海成为近代特殊教育的发源地和重镇。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上海的特殊教育不断探索和发展。上海特殊教育经历逐步从一个不受重视的薄弱领域发展到对地区教育具有“一票否决权”的重要项目;发展目标与方式从“确保普教、特教同步发展”逐步演化成“为了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点、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须大力优先发展”的领域;其主流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也从起初根据残疾程度,泾渭分明地实施隔离和分类教育发展到为促进残疾学生的社会融合与全面发展而提供尽可能终身化、融合化、个性化、并体现“医教结合”特点的综合性教育服务。从教育体系来看,上海创设各种条件和机会,建立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从特殊教育课程演变来看,经历一个从相对独立设置到吸收普通教育课程特点和趋势并与之逐渐融合的过程。因此,本文选取1978-2010年的上海特殊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力...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从隔离走向融合:上海特殊教育研究(1978-2010)


上海市聋人高中课程体系示意图

框架图,聋人,高级中学,课程标准


103图 3-2 上海市聋人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框架图上海市聋人高级中学课程安排如表 3-14:表 3-14 上海市聋人高级中学课程设置与学年课时安排表类别 科目年级总课时所占课高一 高二 高三 高四时比例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语文 136 136 136 136 544数学 102 102 102 102 408英语 85 85 85 102 357

技术学校,办学模式,课程体系,青年


课外阅读指导 社团活动 环境建设聋校的康复课程以补充语言缺陷为主,是听力学、嗓音学、语言学等各学科的结合。①通过专业的听力与语言的评估,进行有针对性的呼吸训练、发音训练、构音训练,在促进残疾学生发展残余听力的同时,也可以借助助听器等设备学习正确的发音和构音,为他们进一步语言学习打下基础。另外,聋校中还有部分多重残障儿童,他们以听力残障为主,并伴随听力残疾以及情绪障碍等。因此,不少学校探索开设适合多重残疾学生学习特点和个体需要的课程,在听觉言语训练之外,还开设思维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康复训练课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上海义务教育阶段聋校建立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技艺课程三个板块协调发展的聋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可见图 3-3:


本文编号:2936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936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