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及其矫正
发布时间:2025-02-05 14:04
听障大学生具有追求感官刺激、喜欢自我补偿、情绪自控力弱、社会适应性差等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容易使他们沉迷网络、滋生网络过激行为,网络过激行为具有非理性、爆发性、伤害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听障大学生的网络过激行为应通过认知改变法、情绪宣泄法和意志锻炼法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与自我调适,并通过健全班、院、校三级心理健康安全预防体系,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和开展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等进行心理行为矫正。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界定与特征
(一) 网络过激行为的界定
(二) 网络过激行为的理论基础
1. 挫折—侵犯行为理论
2. 需求层次理论
(三)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特点
二、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 感官刺激的追求
(二) 自我补偿的心理
(三) 情绪发泄的满足
(四) 人际交往的需求
三、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与行为矫正
(一)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方法
1. 认知改变法
2. 情绪宣泄法
3. 意志锻炼法
(二)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行为矫正策略
1. 健全班、院、校三级心理健康安全预防体系
2. 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3. 开展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
本文编号:402995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界定与特征
(一) 网络过激行为的界定
(二) 网络过激行为的理论基础
1. 挫折—侵犯行为理论
2. 需求层次理论
(三)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特点
二、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 感官刺激的追求
(二) 自我补偿的心理
(三) 情绪发泄的满足
(四) 人际交往的需求
三、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与行为矫正
(一)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方法
1. 认知改变法
2. 情绪宣泄法
3. 意志锻炼法
(二)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行为矫正策略
1. 健全班、院、校三级心理健康安全预防体系
2. 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3. 开展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
本文编号:4029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402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