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再论教育信息化下的终身学习

发布时间:2017-09-09 11:16

  本文关键词:再论教育信息化下的终身学习


  更多相关文章: 终身学习者 教育信息化 需求 策略 信息技术应用 终身教育 教育者 信息资源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


【摘要】: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学习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也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为终身学习创造了开放性的环境、为终身学习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终身学习者自我学习,有利于终身学习者共享交流。而促进教育信息化需要社会、学校、教育者和学习者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关键词】终身学习者 教育信息化 需求 策略 信息技术应用 终身教育 教育者 信息资源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教育信息化是20世纪60年出现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德国、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这些规划把信息基础建设作为重要的一环。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信息化高速公路计划”(Inform ation Superhigherway),发展以互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秀平;黎平辉;;要素主义师生观对我国当前师生关系定位的启示[J];班主任;2008年11期

2 王旭华;袁媛;;浅谈高职教学改革[J];才智;2008年23期

3 李芳;;“形成性评价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J];才智;2008年23期

4 李社敏;;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构想[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李新华;;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J];成功(教育);2009年07期

6 王超;略论教育合同[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中华;;研究性学习与终身教育[J];成人教育;2006年06期

8 尹宁伟;;走向个性化:成人高教课程设置的必然趋势[J];成人教育;2007年12期

9 郭中华;尹宁伟;;成人教育: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础与保障[J];成人教育;2008年03期

10 张承祖;;人力资源开发在班级管理中的内涵与意义[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伟;;关于两年制高职教学改革的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战荣;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清扬;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文学短信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贺佳妮;走进新时代[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余新卓;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丽;幼儿园园外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志宏;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韦士源;中职生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宋娟;以人为本 以乐导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炯;初中物理学习方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文静;顺德区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臻;高师物理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磊;教育信息化的需求、现状与趋势[J];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2 林润华;关注教育信息化[J];微电脑世界;2002年16期

3 ;庆祝《中国教育信息化》出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2期

4 魏宁;对“教育信息化”问题的思考[J];天津教育;2002年Z1期

5 韩伟;教育信息化是……[J];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11期

6 ;西部教育信息化新动力[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10期

7 小陶;教育信息化成为“面子工程”?[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4期

8 李祺,李春鹏;论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9 张谦,沙红,刘冰,孔书荣;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与新举措[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05期

10 王亚南;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J];情报杂志;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利锋;;“大成智类学”与教育信息化[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3 孙庆祝;邵桂华;;体育教育信息化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变革[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李捷;;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晓丹;樊磊;;从教育信息化看教育知识管理[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宁滨;;建立教育信息化课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7 王巧玲;彭文辉;乔贵春;;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9 聂照民;王新程;;适应信息化要求,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兼谈济南电大的教育信息化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艳;;提高军队院校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师范大学 王利兴;教育信息化再认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玺;教育信息化,能否跨越“资金鸿沟”?[N];平凉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受关注[N];山西日报;2009年

4 实习记者 郑莹莹 本报记者 周波;锦江区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N];成都日报;2009年

5 楠桠;终身学习者的乐土[N];人民日报;2009年

6 孙冬怀 记者 丁雷;西岗区教育信息化“领跑”全国[N];大连日报;2009年

7 记者 孙玲;教育信息化 点燃“涅i谩敝餥N];上海科技报;2009年

8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授 祝智庭;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革新[N];解放日报;2010年

9 记者 钟伟;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知识工程研究中心 王运武;重构教育信息化产业生态链[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叶欣茹;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需求预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文;产业结构税收政策: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5 王小万;居民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及利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7 穆维松;中国水果供求特征的计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继承;基于微观经济学的DiffServ计费机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廷龙;一类供应链库存协调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坤;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孟庆军;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国宏;福建省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光余;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曾波;论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持[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贾君;吉林省特殊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龙;数字化校园管理门户的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厚萍;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敏辉;我国教育信息化中的知识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磊;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基本要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20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20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