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理念下资源教师角色的指导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20:07
本文关键词:融合教育理念下资源教师角色的指导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融合教育 资源教师 巡回指导教师 随读班 资源教师角色指导模式 本土方法论
【摘要】:特殊教育的发展从隔离式教育环境逐步走向与普通教育密不可分的融合式环境,资源教室方案随着融合的思潮因应而生。随着融合教育的普及,资源教室的教育安置担任起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实践融合教育理念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安置型态。资源教师是学校负责推动资源教室方案的核心人物。90年代后期,大陆开始了创建资源教室的尝试,运作比较成功的有北京和上海,资源教室的设置及其功能自此开始受到普遍关注,近年来,也开始对资源教师的角色、资格进行了逐步的探讨和规划。 资源教师角色多元,对普通教师有咨询、指导的支持性服务功能,本研究通过访谈的质性研究,对北京C区与H两区资源教师工作现况及问题归纳分析,并参考各家有关教师合作模式、行政视导模式的文献、书籍,自创了“教师发展模式”,聚焦在资源教师指导随读班教师的策略与方式运用上,以提高资源教师的工作效能,除解决目前资源教师面临的指导困境,还鼓励教师自我省思,促进教师成长并具备高层次的决策能力。本研究试图以本土方法论的视角来诠释资源教师角色的指导意义。受访教师共17名,其中一位是随读班教师,其余均为资源教师。资料以访谈题纲为主,另外佐以对4位行政主管的访谈录音及9位资源中心主任的访谈进行交叉比对,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文本资料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资源教师角色有以下特点:一、性别比例悬殊;二、年轻参与者少;三、工作量不均;四、需兼课纳编;五、多来自普教;六、指导多类型特殊儿童;七、培训活动多元化。 依据调查结果研究发现以下三点为北京资源教师的特色:一、特殊儿童鉴定集中在智能障碍;二、资源教师兼任普教课程;三、学业成绩为评估重点。 由研究发现中回顾资源教师角色的特点,深入提炼得出以下结论: 一、将资源教师培育专业化、制度化,保障教师素质; 二、运用教师发展模式及本土方法论视角的优点,提升教学效能; 三、普教与特教发展齐头并进,扩大教师培训与培育; 四、推动社会接纳以促进融合教育发展; 五、建立资源教师与随读班教师互动平台,提供交流机会; 六、资源教室应普及化,真正惠及特殊儿童。 大陆以随班就读方式推展融合教育,更应在普教加强特教观念,希望特殊儿童都能被安置于随读班中与一般儿童共同生活、学习,真正达到融合教育的理想。资源教师来自普教有其正向意义,行政主管机关也应重视资源教师的个人成长及生涯规划,协助教师自我成长。将来这些资源教师回归到普教中,对特殊教育的发展亦兼具意义。
【关键词】:融合教育 资源教师 巡回指导教师 随读班 资源教师角色指导模式 本土方法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60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1-13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13-14
- 第三节 研究意义14-15
- 第四节 名词界定15-18
- 一、融合教育15-16
- 二、资源教师16
- 三、巡回指导教师16-17
- 四、随读班17
- 五、资源教师角色的指导模式17
- 六、本土方法论17-18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回顾18-41
- 第一节 融合教育的发展18-19
- 第二节 资源教室的由来19-21
- 第三节 资源教室的意义、特征与模式21-30
- 一、资源教室的意义21-22
- 二、资源教室的特征22-25
- 三、资源教室的模式25-29
- 四、小结29-30
- 第四节 资源教师的角色30-33
- 一、资源教师的角色分析30
- 二、资源教师的角色功能30-33
- 三、小结33
- 第五节 巡回指导服务33-34
- 第六节 指导模式的类型34-39
- 一、教育视导与资源教师指导的关系34-35
- 二、常见的视导模式35-37
- 三、教师发展模式在资源教师指导工作上的运用37-39
- 第七节 本土方法论39-41
- 第三章 研究方法41-54
-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41-43
- 一、质性研究法的选择41
- 二、本研究的逻辑框架41-43
- 第二节 研究设计43-52
- 一、研究场域的选择及学校基本现况43-45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及研究对象描述45-49
- 三、访谈方法的使用49
- 四、访谈过程与访谈伦理49-50
- 五、资料呈现与结果分析历程50-52
-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52-53
- 第四节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53-54
- 第四章 资源教师角色功能的指导模式问题探讨54-105
- 第一节 资源教师的基本资料分析54-56
- 一、资源教师性别比例悬殊54
- 二、资源教师年轻参与者少54
- 三、资源教师工作量不均54-55
- 四、资源教师需兼课纳编55
- 五、资源教师多来自普教55
- 六、资源教师指导多类型障碍儿童55-56
- 七、资源教师培训活动多元化56
- 第二节 资源教师的角色认知56-69
- 一、资源教师的角色—觉知篇56-62
- 二、资源教师的角色—教学篇62-69
- 第三节 资源教师的角色功能69-87
- 一、资源教师角色功能—筛选篇69-73
- 二、资源教师角色功能—计划篇73-75
- 三、资源教师角色功能—咨询篇75-77
- 四、资源教师角色功能—管理篇77-85
- 五、资源教师角色功能—人格特质篇85-87
- 第四节 资源教师的指导困境87-97
- 一、资源教师指导学生的困境87-89
- 二、资源教师指导家长的困境89-92
- 三、资源教师指导教师的困境92-95
- 四、资源教师指导其他人员的困境95-97
- 第五节 教师发展模式的指导意义97-101
- 一、教师发展模式的指导意义98
- 二、指导路径的有序安排98-100
- 三、教师发展模式的有效运用100-101
- 第六节 综合讨论101-105
- 一、指导必先具备宽广的专业覆盖面101-102
- 二、指导效率有赖于对时间进行妥善管理102
- 三、资源教师由普教骨干教师产生102-103
- 四、以教师发展模式走出指导困境103-104
- 五、以本土方法论解释沟通与指导模式104-105
-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结论105-110
- 第一节 研究发现105-106
- 一、特殊儿童鉴定集中在智能障碍105
- 二、资源教师兼任普教课程105
- 三、学业成就仍是评估重点105-106
- 第二节 研究结论106-110
- 一、将资源教师培育专业化、制度化106-107
- 二、运用教师发展模式及本土方法论的优点107
- 三、普教与特教发展齐头并进107-108
- 四、推动社会接纳以促进融合教育发展108
- 五、建立资源教师与随读班教师互动平台108-109
- 六、资源教室普及化109-110
- 第六章 反思110-112
- 第一节 研究限制110
- 第二节 未来研究的方向110-111
- 第三节 反思与心得111-112
- 参考文献112-118
- 附录118-126
- 后记1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万兵;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本土方法论[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2期
2 邓猛;肖非;;隔离与融合:特殊教育范式的变迁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邱欢欢;;高校教师时间管理倾向现状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凌建勋,凌文辁,方俐洛;深入理解质性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5 赵中建;;《萨拉曼卡宣言》摘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2期
6 王雁;肖非;朱楠;魏寿洪;李欢;;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10期
7 邓猛;;从隔离到全纳──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变革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04期
8 邓猛;;普通班运用合作教学教育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基本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02期
9 王振德;资源教室的理念与实施[J];中国特殊教育;1997年03期
10 徐美贞,杨希洁;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小芳;基于学校自主发展的校本视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3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1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