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虐待情况调查
本文关键词: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虐待情况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虐待 精神卫生 对比研究 学生 少数民族 壮族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壮族地区中小学生虐待(childabuse,CA)情况和分布特点,为开展儿童虐待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儿童受虐筛查表(screening questionnaire of child abuse,SQCA),对广西壮族聚居县区7702名一~九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虐待筛查报告率为31.3%,其中壮族聚居县为31.2%,壮族聚居区为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7,P=0.349);壮族聚居县儿童虐待报告率为县城(33.0%)高于乡村(29.3%)(P=0.002),壮族聚居区则为乡村(37.4%)高于城区(26.0%)(P=0.000);小学生儿童虐待报告率(37.6%)高于初中生(19.2%)(P=0.000);男生(32.8%)高于女生(29.6%)(P=0.036)。结论应通过对家长进行教育干预,减少儿童虐待的发生。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
【关键词】: 虐待 精神卫生 对比研究 学生 少数民族 壮族
【基金】: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200610MS111) 2007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桂科自0728136)
【分类号】:G635.5;G78
【正文快照】: 儿童虐待(CA)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儿童虐待和儿童教育的观念、态度不同,儿童虐待的流行和分布可能存在民族和地区差异。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拥有1617万人口,其中87.8%居住在经济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凤尔翠,陶芳标,张洪波,王德斌,杨善发,苏普玉;农村儿童责打的频度和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6期
2 陶芳标,张洪波,王德斌,杨善发,苏普玉,凤尔翠,许韶君,许娟,张丽英;社会文化因素对安徽省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3期
3 杨世昌,张亚林,郭果毅,黄国平;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探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1期
4 孟庆跃;王健;黄思桂;刘兴柱;;虐儿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1994年01期
5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儿童受虐筛查表的效度信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志礼;蒙华庆;胡华;王慧;李明高;卢军;梁华平;杜莲;傅一笑;罗庆华;邱海棠;邱田;屈远;雍那;程雪;刘海霞;赵雯婧;;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2 程培霞;曹枫林;陈倩倩;刘佳佳;李玉丽;孔箴;董方虹;;青少年侵害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6期
3 肖晚晴;陈晶琦;;560名幼儿家长对子女躯体暴力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3期
4 苏小路;;儿童躯体虐待在家庭中的现况和预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10期
5 李春梅;林利;李淼晶;;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6 王益宇;;从文化结构反思中华文化特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7 朱相华;梁光利;乔娟;李林;赵后锋;杨永杰;耿德勤;杨雪;;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8 杨世昌,张亚林;儿童虐待与精神卫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9 李龙飞,张亚林;儿童暴力违纪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年01期
10 朱婷婷;从儿童躯体虐待角度:看中国传统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世昌;儿童受虐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刘宓凝;西部农村家庭儿童人力资本投资及保障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潘辰;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修订及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小瑞;父母体罚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慧;重庆市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随访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高婷;惩戒权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4 刘佳佳;遭受多重侵害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特征及执行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袁辉;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陈楠;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俊明;转型社会家庭问题与道德建设实践的理性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叶青;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不良饮食心理行为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9 张淑兰;父母惩戒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叶海森;长沙城乡中小学生焦虑性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建平;全国首届预防儿童虐待、忽视研讨会会议纪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年06期
2 杨世昌,张亚林;国外儿童虐待的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03期
3 杨世昌,张亚林,郭果毅,黄国平;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探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1期
4 丁宗一;重视儿童虐待的现状[J];中华儿科杂志;2000年09期
5 焦富勇,乔荆,周霞,李月华,康华;86例被虐待儿童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小玲;胡良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0期
2 尚云;;白族大学生565名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4期
3 时松和;冯启建;吴敏;葛菊红;李幼辉;;河南省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4 李彤;刘计荣;蒋风萍;;北京某高校2008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0期
5 孙培志;袁玉涛;郄爱萍;曹春海;;河北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1期
6 阮碧辉;;家庭背景特征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2期
7 潘发达;王柳生;张庆;;不同情境中大学生情绪归因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8 王剑;;福州市大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9 张英;刘志军;;高中生学校社会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3期
10 卢莉;薛朝霞;;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敏欣;;电针、经皮电刺激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2 姜宏;;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支永碧;;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唐磊;;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谈《现代日中常用汉字对比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朱紫青;谢斌;严俊;薛海波;卞茜;;精神卫生[A];2007-200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6 李朝林;汤小辉;余善法;任军;李霜;陈丽;林铮;史晓垎;;流动工人精神卫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王卫华;栗克清;杜波;孙秀丽;严保平;;2002-2010年河北省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韩标;刘静;李英丽;杨甫德;;国内主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互联网服务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杨芳;;孕产妇精神卫生问题调查[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10 管春林;;《英汉否定对比:回顾、述评与展望》摘要[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孟歌 王永群;精神卫生建设不容小视[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记者 高原;研究发现:父亲酗酒会“传染”给孩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乌云斯琴;全面部署首都精神卫生发展战略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娇萍 本报通讯员 宋尹;精神卫生事业遭遇发展“瓶颈”[N];工人日报;2004年
5 记者 黄政邋通讯员 李勇波;泰国精神卫生专家访问我市[N];桂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宋泽锦 通讯员 刘永红;精神卫生危机不可小视[N];湘声报;2010年
7 记者 谢靓;民革北京市委呼吁健全精神卫生防控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记者 魏峗 贾岩;精神卫生建设借鉴“上海经验”[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李宗木;走进精神卫生新世纪[N];安庆日报;2008年
10 王群欢 吴玉莲;市残联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N];湘潭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坤;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经济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大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蔡少莲;中美拒绝策略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朝格吉乐玛;“时”概念的蒙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8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焦连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小利;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峥;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易兴华;小学古诗自主阅读及素养培养[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俊玲;高校与学生行政法律关系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程昭伦;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张少辉;我国高职教育学生职业指导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许高;汉英词汇衔接对比研究及对翻译实践和教学的指导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邵豫;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价值以及渗透途径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16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1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