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学情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3 09:20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陕西师范大学》 2011年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学情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耿岁民  

【摘要】:在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今天,在不断追求教学有效性的现在,所谓的“备学生”也就必须进化到“学情分析”。只有学情分析,才能使我们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美好愿望不会束置高阁,而成为高论阔谈的理念口号;也只有科学有效的学情分析才能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行为,从而最终实现成功而高效的教与学。所以,建构学情理论,落实学情分析行为,既是“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选择。但现实是:学情分析的理论大厦似乎才初见端倪,因而不能有效的指导实践;学情分析的实践行为的缺失与不良也无法给有效的教学提供坚实的支撑,这些理论上的薄弱和实践上的不足就很自然的成了本研究得以发生的现实基础。 本研究是严格按照传统的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的。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首先,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提炼、归纳出学情分析理论的不足:其在“学情分析是什么”上界定不是很清楚;其在“为什要学情分析”上认识不是很到位;其在“如何进行学情分析”上更是很薄弱;而在“如何正确运用学情分析”上探索甚少。 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分析提炼得出了学情分析行为不良:有“做没做”的问题,就是有没有学情分析的行为的发生,但这里的“发生”可以分为“未发生”、“假发生”,学情分析存在着行为上的缺失,既有部分缺失,也有完全缺失;有“好不好”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情分析的窄化和学情分析的泛化,根据发生的具体阶段,又将“窄化”分为“学情分析的内容窄化”和“学情分析行为的窄化”,而根据发生的领域,将“泛化”分为“学情分析内涵的泛化”和“学情分析应用的泛化”等。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 分析学情分析行为实践中诸多“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学情分析行为不良的因素有:观念上的“有没有”;认识上的“要不要”;能力上的“会不会”;条件上的“可不可”;情感上的“愿不愿”等成因。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首先,通过“为什么要进行学情分析”问题的回答,探索了学情分析宏观的理论意义和微观的实践意义,从而试图对解决“认识问题”和“情感问题”有所帮助。 其次通过“什么是学情分析”问题的论述,规范了学情分析的术语,界定学情分析的“三维”内涵,以企图解决学情分析当中分析内容的“窄化”和“泛化”问题。 最后通过“学情分析的基本原则”的提炼、“学情分析基本方法”的归纳、“学情分析基本程序流程”的探索和“一个可行的学情分析方案”的设计,来回答“如何进行学情分析”,从而解决学情分析行为实践当中的能力不足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33.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5
  • 1.1 研究的缘起9-11
  • 1.1.1 来自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9-10
  • 1.1.2 来自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探究10
  • 1.1.3 来自对“学情分析”的有关教育理论观念根源的追溯10-11
  • 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1 从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的角度11-12
  • 1.2.2 从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理论的角度12
  • 1.2.3 从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改革的角度12
  • 1.3 研究的现状12-24
  • 1.3.1 学生观的研究现状13-16
  • 1.3.2 学情分析的研究现状16-22
  • 1.3.3 学情分析理论的不足及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2-24
  • 1.4 研究方法24-25
  • 1.4.1 文献分析法24
  • 1.4.2 调查研究法24
  • 1.4.3 案例分析法24
  • 1.4.4 理论分析法24-25
  • 第2章 学情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5-37
  • 2.1 “做没做”的问题25-28
  • 2.1.1 研究设计与数据统计25-27
  • 2.1.2 研究数据分析与结论综述27-28
  • 2.2 “好不好”的问题28-37
  • 2.2.1 学情分析的窄化28-35
  • 2.2.2 学情分析的泛化35-37
  • 第3章 学情分析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成因37-43
  • 3.1 数据的收集37-38
  • 3.2 数据的分析与结论综述38-43
  • 3.2.1 观念上的“有没有”38-39
  • 3.2.2 认识上的“要不要”39-40
  • 3.2.3 能力上的“会不会”40
  • 3.2.4 条件上的“可不可”40-41
  • 3.2.5 情感上的“愿不愿”41-43
  • 第4章 学情分析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43-71
  • 4.1 为什么要进行学情分析43-46
  • 4.1.1 微观的实践意义---成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前提43-44
  • 4.1.2 宏观的理论意义---当代学生观落实与重建的前提44-46
  • 4.2 什么是学情分析46-54
  • 4.2.1 “学情分析”术语的规范46-47
  • 4.2.2 什么是学情47-48
  • 4.2.3 什么是学情分析48-49
  • 4.2.4 学情分析要分析什么49-54
  • 4.3 如何进行学情分析54-71
  • 4.3.1 学情分析的一般原则54-58
  • 4.3.2 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58-65
  • 4.3.3 学情分析的基本程序流程65-66
  • 4.3.4 一个可行的学情分析方案66-71
  • 第5章 总结71-73
  • 5.1 观点总结71-72
  • 5.2 研究创新72
  • 5.3 改进方向72-73
  • 注释73-75
  • 参考文献75-77
  • 附录77-83
  • 致谢83-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8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文杰;鲍建生;;“学情分析”:功能、内容和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9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其晴;;后现代主义视阈下学生观的反思与重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程斯辉,明庆华;关于学生观的新视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3 涂元玲;论建构主义的学生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3期

    4 赵雪霞;学生观综述[J];教书育人;2000年20期

    5 朱军;;从需要层次理论透视学校班级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6年15期

    6 符秀芬;;“学生观”——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种新观念[J];林区教学;2006年10期

    7 滕明兰,张继华;对现代学生观践行策略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06期

    8 柳斌;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6年09期

    9 张全新;试析存在主义的学生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1期

    10 卢炳惠,张学华;论新的学生观[J];教育探索;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世民;夸美纽斯的人性观对当代科学学生观建构的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启华;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溅华;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丁恺;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贺百花;人性论视野下的学生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宣进;谈谈数学语言及其转译[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田守花;学生主体及其发展探析[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谈儒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教育的两种改革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国内外状况和现实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谈儒强;;探寻师道走向 确立师德坐标[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朱镜人;韦立君;张珍珍;;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姜家生;;地方农科院校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李晓菊;常荣兰;陈凤杰;王凤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10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可峰;;传统尊师观念及其现代转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孙华;;百年高校招生政策中的效率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唐燕;;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常凤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9 刘淑华;;清末民初中国职业教育转型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颜廷钧;关于中学班主任岗位“失宠”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汉冰;关于二次曲线的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红霞;对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及其与英语学习相关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国栋;大学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概率统计认知水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宇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彰发;;如何做好学情分析[J];贵州教育;2010年16期

    2 庞玉崑;;常见的“学情分析”错误与解决方法[J];北京教育(普教);2012年03期

    3 陈隆升;;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基于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4期

    4 姜小军;;高校教师说课技巧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2年03期

    5 钱军先;;学情分析: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年08期

    6 冯齐林;;从学情分析入手,谈教学内容的分离与重组[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年10期

    7 杨威;访谈法解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陈娟;冯生尧;;促进学生学习的表现性评价[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9 吴银银;;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价值、内涵与方法[J];教育探索;2011年02期

    10 黄忠敬;;评价一堂好课的“五维度”[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陈剑华;“‘教授时代’的丧钟”和“教授万岁”——对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3 褚洪启;论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历史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周灌东,贾沛雯;班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班主任;2002年08期

    5 高谦民;班级活动性教育初探[J];班主任;2002年10期

    6 周飞生,唐家然;班级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J];班主任;2002年12期

    7 王新华;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目标[J];班主任;2003年11期

    8 刘建;素质教育呼唤班级管理科学化[J];班主任;2004年10期

    9 高谦民;班主任的使命[J];班主任;2004年12期

    10 刘平;新课程召唤科学的"人本"规约——中学班集体建设管见[J];班主任;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杰;理想学生观的时代解读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邰鹭明;教师的人性观、角色观和学生观及其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小荣;学生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丽霞;基于学生精彩观念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朝阳;论人性化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世民;夸美纽斯的人性观对当代科学学生观建构的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刚;人性论视野下的教育惩戒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陈万和;人性论与教育价值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毅;互尊互爱同学情[J];小学生(低年级版);2003年08期

    2 赵一平;赵先卿;刘超;;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学情”的调查与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阚玉蓉;;从学情出发——《池上》教学手记[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13期

    4 张咏;;数学教学要从学情出发[J];异步教学研究;2008年Z2期

    5 金雄伟;;关注学情,创设氛围,促进发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2期

    6 王新质;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高等建筑教育;1997年01期

    7 郭桂红;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J];山西教育;1998年09期

    8 杨亮;世情、国情、学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9 ;聚赣江之滨,缅校史学情,商兴学大计,铸明日辉煌——庆祝江西中医学院40华诞[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巴晓芳;一位教授的助学情结——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高新民采访录[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桂梅;;教育必须从“德教”抓起——对一所农村中学失学情况的调查[A];湖北省以德治国与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1年

    2 杨辉;张广文;王志华;;“厌学风”何以如此猖獗——哈市大学生厌学情况的社会调查[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小国;;探校本教研活动-说课与新课程的有效揉合——我校英语教研组教研模式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周跃宝;;农村中学语文教研组教研模式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王瑛;;把握教材学情,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6 徐福亮;;密切关注学情 探索管理新路[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7 王瑛;;把握教材学情,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邱福祥;;弧、弦与圆心角的关系[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荣炜;;深圳市松泉中学初一年级英语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谢亚洁;;《从小材料中发现大主题》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王定翔 通讯员鲁海涛;[N];平顶山日报;2011年

    2 北京四中历史教研组 王小琼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小学 俞李 陈春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 黄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迟晓刚;[N];法制日报;2004年

    4 ;[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记者 骆辉;[N];南昌日报;2010年

    6 海门市东洲中学 夏德祥;[N];江苏教育报;2009年

    7 通讯员 热提剑 周兴平;[N];酒泉日报;2010年

    8 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周福恩;[N];甘肃日报;2010年

    9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学研究室 郑明江 高乃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仓头乡仓头中学 孙长青;[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文芸;变革与局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波;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宝乐日玛(D.BOLORMAA);蒙古国中学数学教育史研究(1921-1990)[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沈林;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濮安山;初中生函数概念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史亮;高中归纳课程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胜利;数学概念的教科书呈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岁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学情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亚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朱玉琴;基于学情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有效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秦伟伟;山东省普通高校成人学员学情调查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殷丽娟;高一新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思慧;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学情分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熙熹;高中课堂阅读教学如何实现非预设环节的有效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戴小婵;对简约语文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蕾;《外国小说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辉;二期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0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0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