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Abstract]: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concept of returning to life, teachers must try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with daily life. Although students can actively carry out constructive activities based on their daily experience, they also tend to confuse common sense and science. Teachers need to improve the daily experience of students with discipline norms, so as to achieve the transcendence of teaching to lif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光平 ,罗星凯;一堂“失败”的好课[J];人民教育;2002年10期
2 周益民;无法预约的精彩[J];人民教育;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赖配根;2004:新课程不该遗忘的话题[J];人民教育;2004年24期
2 刘力;黄小莲;;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改革与抗拒[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8期
3 谢丽娜;;探究学习中“学生自由”的异化及合理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20期
4 罗运文;小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理解的调查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5 聂晓光;;对话教学的话题设计[J];社科纵横;2009年12期
6 邢秀茶,陈新巧;论“三维一体”课程标准的落实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光陆;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锦华;对话式阅读教学中话题的设置[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清霞;解释学视野下课堂教学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郝杰;探究课堂下影响教师教学决策因素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佑生;在新课程中成长——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自主成长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宏艳;中学生科学概念形成和推理能力发展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军霞;师生教学对话:问题及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成晓利;论教学智慧及其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黔峰;八年级学生对蒸发、液化和沸腾概念理解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倪效思;对话理论视角下的中学语文文本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春凤;小学生成性阅读课堂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国晨;谈通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周仕东;郑长龙;;论实现科学本质教育的前提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10期
3 谷雨 ,谢东伟;横山宁夫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4 王征;日常经验的再现——论余华近年来创作走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刘崇顺;社会学的学科规范及其他[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高贤熙;;影响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些“日常经验”[J];物理教师;1991年01期
7 张健;周维东;;散文研究:在“反规范”中求“规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陈雪梅;;世俗与圆成——杜威审美经验论述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孔焕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非学术化倾向[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光荣;;城市社会学研究领域界定简析[J];前沿;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柏瑞;彭超云;欧陕兴;杨方;许亮;乔国庆;;影像学科规范管理与质量监控系统研发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杨伯溆;;科学探索特征与传播学定量研究论文的规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张春歌;;漂泊与皈依——余华作品解读[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5 宋瑾;;音乐的功能、价值与本质[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牟毅;朱莉琪;;5—13岁儿童对惯性运动的认知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A.J.巴赫姆;花永年;;中、西、印三大文明的系统比较[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8 赵勇;;中国油画的当代语境与发展策略[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9 魏群;;医学期刊编辑如何提高审稿质量[A];中国高校学出版(Ⅱ)——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3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段从学;;李小洛:在宿命的贫困中孤独地飞翔[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秀娟;寻找文学的力量[N];文艺报;2010年
2 记者 范春生;沈阳法院以“日常经验”判狗撵人致残案[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曾祥书;诗歌:稳中求进的 多元化格局[N];文艺报;2007年
4 贾媛媛;美学:从艺术哲学走向文化哲学[N];光明日报;2007年
5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主任 施建石;愿温总理的“更正信”使风气更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6 伟芳;为宝宝选择合适的鞋[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张悦;媒体和司法:谁干涉了谁[N];南方周末;2008年
8 洪治纲;原创力·洞察力·思考力[N];文艺报;2009年
9 柳恒超 上海行政学院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人类情绪可以是无意识的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王国有;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思考[N];黑龙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曹院生;中国画学科规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2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吕立群;维柯诗性观念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唐蓉;时间之书——博尔赫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一;跨文化语境中审美发生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郭继锋;现成物介入雕塑的几种方式[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王秀涛;历史的埅魅[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董艳辉;中学生分类能力与科学概念学习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福乾;邱华栋小说论[D];苏州大学;2006年
6 马援;科技语篇中的隐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婧怡;心灵的洗礼与救赎[D];兰州大学;2010年
8 张阿娜;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奇境》四部曲的对话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唐小俊;科学教学中相异概念及其转变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曾娟;论王安忆小说中的伦理叙事[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3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4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