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的关系——兼谈教育理论如何转化为教育政策

发布时间:2018-11-23 13:18
【摘要】: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属于两种文化,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四种教育理论中,教育政策与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的关系较为密切,甚至与实践教育理论部分重合。教育研究的成果向教育政策转化的过程中,教育政策必须依据科学教育理论,参照价值教育理论和解释教育理论的有益成分,根据现实的意识形态和教育实践,充分利用实践教育理论的成果。
[Abstract]:Educational policy and educational theory belong to two cultures, but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Among the four educational theories, the educational polic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even overlaps with the theory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achievement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to educational policies, the educational policy must be based on scientific education theory, referring to the theory of value education and explaining the beneficial elements of educational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ideolog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Make full us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practical education theor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7年资助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教育管理学的文化路向”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1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桂生;“实践教育学”问对[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5期

2 王金霞,智学;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期

3 黄甫全;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张立新;;回归实践: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自我意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宜江;柳丽娜;;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若干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王波;;教育政策学视野下的中小学乱收费现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5 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模型的比较研究——政策主体和政策环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7 生兆欣;;比较教育,研究什么——20世纪中国学者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8 刘桂玲;杨晓明;;影响教育政策议程建立的因素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张岩,刘雪松;元体育学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张志强;王雪坤;勾德明;;大学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时军;;我国环境教育立法问题探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煜;;我国高校贷款研究的“七年之痒”[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洪涛;我国体育科技政策历史变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延军;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郑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嬗变与评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谷贱明;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秦冬梅;青岛市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章挥;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吴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唐建忠;公共行政视角下的民主党派机关自身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黄利利;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定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赣萍;我国中小学生“减负”政策的限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文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甫全;课程本质新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01期

2 孙绵涛;关于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马立;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若干说明[J];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11期

4 金学方;关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的介绍[J];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01期

5 王永红,黄甫全;课程现代化:跨世纪的思考——首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2期

6 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2期

7 黄甫全;论课程范式的周期性突变律[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拥军;;高等教育研究的旨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林德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反思与新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陈学军;邬志辉;;限度与作用:论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07期

4 黄藤;王冠;;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卢健;;后现代视域中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9期

6 郑金洲;;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7 王柔刚;校本课题研究及案例设计[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05期

8 沈卫华;;教师职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9 冉乃彦;;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联系的中间环节[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10期

10 于忠海;;主体论视阈下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安琪;;“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张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现象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赵宏;;师者五思[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小李;;新中国教育方针之“血脉”与“灵魂”溯源[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曹青阳;;毛泽东同志教育实践的若干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任钟印;;略论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几个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杨寅平;薛晓明;;略论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及其指导意义[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10 高增德;;应当确立雷沛鸿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香;教辅退烧,,教育理论图书升温?[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烟台市教科院 管锡基;农民没有文化?教师缺乏理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何小忠;在黄土地上刷新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贺春兰;关心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厉以宁;教育事业与资本市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教育政策选择的重点与难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葛丰交;《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课题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朱四倍;择校考量政府教育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姗姗;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卉;跨文化语境下香港语文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原永新;教育理论的学派归宿[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静;布迪厄实践逻辑视阈下的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华安;独立学院政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蒋媛媛;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51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51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