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8-11-27 08:43
【摘要】:教育评价从上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测量时代、目标核心时代、多元化时代、人性化时代.依托于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现代教学评价理论因此也具有多元化、多样化、整体性等特点,而且呈现出向人文化、终身化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Abstract]:Since the last century,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namely, the measurement era, the target core era, the pluralistic era and the humanized era. Therefore, the modern teaching evaluation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ory research, is also diversified. Diversification, integr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s a trend towards human culture, life-long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迪;多元性:素质教育评价的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4期

2 田汉族;第三代教学评价理论——交往—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3 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4 沈小碚;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与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英武;体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马海涛;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王淑莲;试论现代教学评价的特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3期

4 胡秀珍;构建多层次的学生评价体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任建华;;教育评价改革中利益关系的冲突与协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贾晓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成人高教学刊;2006年05期

7 石志民;陈海华;;激励学生的艺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李芒,李莎,王海燕;论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含义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9 田汉族;第三代教学评价理论——交往—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陈雄一,胡明宝;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意义与原则[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冬梅;;实施教学双向评价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梁红京;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慧娟;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平日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超颖;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晓莹;一种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新方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晓初;我国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谭志中;物理教学中建构弹性教学模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秦泳;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明仁;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新芝;乌鲁木齐铁路中学校本师资培训可行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吴民祥;合作探究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田汉族;教学交往实践:现代教学的本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3 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春妹;;校本课程教学目标陈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高兵;;网络环境下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4期

3 王安全;;知识的不确定性与教学的确定性追求[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4 罗祖兵;;教学即“可能生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5 黄加明;;谈谈课堂教学目标[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3期

6 朱伊忠;;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8期

7 张贵廷;在深化目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7年12期

8 杜旭林;;通过教学进行旨在增强课程功能的课程开发[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陆玲;;优化教学设计 追求有效教学[J];甘肃教育;2011年16期

10 沙春侠;;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宁夏教育;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陶冶;柳长友;;构建创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力增长[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 张迎春 郝萍;落实“三维”教学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徐武汉 朱学坤;对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反思(上)[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张红梅;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调控[N];济宁日报;2008年

4 河东教育中心 陈静;新课改下教学目标制定失误列举[N];天津教育报;2008年

5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中心初中 管健;浅谈高效课堂[N];今日信息报;2010年

6 睢宁县第二小学 周雨;教学现场“诊断式”培训效果好[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7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尤梦才 作者单位:渭源县锹峪乡第一中心小学;实施新课改 着眼于未来[N];白银日报;2005年

9 张建坤;课堂教学应该追寻什么[N];大连日报;2008年

10 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施伟;有效备课的优化策略[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玲;差异教学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娜;深度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豆雨松;教师课堂评价任务设计和使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小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玉梅;论教学与生活的联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才文;混合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魏;利用概念图促进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朱小勇;教学的科学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莉;故事教学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芳芳;教师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梅梅;对话教学视野下课堂提问行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60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60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