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概念图理论及其教与学的工具价值

发布时间:2019-04-25 18:41

[Abstract]:......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大平,李新国;概念图的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6期

2 钟志贤,陈春生;作为学习工具的概念地图[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燕;张志强;;E-learning与知识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7年05期

2 王东;;概念图软件Inspiration功能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06期

3 李和平;李峻峰;彭芳;;概念图及其在知识表征中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3期

4 王国荣;;高中生物学概念图教学的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6年06期

5 王东;李兆锋;;Inspiration功能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2期

6 张丽萍;吴淑花;何琪;;我国概念图研究概览[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5期

7 曹贤钟;王海霞;王润华;;认知弹性理论与劣构领域的课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1期

8 王东;;概念图软件Inspiration功能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05期

9 赖晓涛,赖晓云;个性化概念地图的制作方法[J];中小学电教;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运景;可视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治国;游戏化学习社区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金坡;概念图工具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市闵行实验小学五年级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春生;概念地图支持的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方荟蕾;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肖凤艳;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对不同知识目标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6 詹黎;利用概念图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国栋;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文军;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朱冬梅;高等理科教育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冯燕鸣;高中化学理论教学中应用概念图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裴新宁;概念图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宏;;以认知建模为支架的适应性学习系统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2 林清强;黄宇星;;简析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教学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牛端;;多学科视野下创造性思维理念的整合与运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汪春霞;;知识可视化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7期

5 刘录护;;教师对于学生的赞赏与批评:内在机制与中西差异[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6 张丽锦;张莉;;以色列的中介学习经验理论及其应用[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7 周小芝;;基于学生经验构建科学新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6期

8 徐莹;隋煜华;;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活中的美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7期

9 胡小勇;林晓凡;;促进认知迁移的在线学习课程设计与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7期

10 郭秀敏;;视觉认知理论在网络课程视觉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仕光;;制约水族儿童学习成绩提高的心理因素及其对策[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李雅林;李怡新;沈家鲜;;6—9岁儿童形体转换的认知发展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沈家鲜;徐秀嫦;刘静娴;王秉铎;;我国四个地区5—17岁儿童“容积”(体积)概念发展再探[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4 陈琦;;认识结构理论与教育[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余文森;;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吴福元;;论皮亚杰的形式运算思维[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7 吴福元;;皮亚杰的教育思想新探[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王宪钿;张梅玲;;儿童的记忆与认知 Ⅰ.4-6岁儿童对长度序列图形和数序列图形记忆特点的初步探讨[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9 左梦兰;陶云;;4—8岁儿童数学运算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刘范;赵淑文;李洪元;;课题呈现方式与儿童的理解和解题过程[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徐平;概念图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梅玲;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如何相互促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付茁 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协商纠错搭建自由表达平台[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三林中学东校 陆勤;认知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启示与应用[N];东方城乡报;2005年

5 康银海(作者单位:武山县教体局教研室);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转化能力的培养[N];甘肃日报;2005年

6 西华县艾岗乡祁庄学校 白海云;如何轻松解决课堂作业[N];周口日报;2008年

7 三林中学东校 陆勤;认知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启示与应用[N];东方城乡报;2005年

8 山东省青州一中 杨明阶;“引、动、导、探”与“二、四、六”教学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宿迁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有效教学的意见(摘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傅海洋 侯占存;“满堂灌”缘何成了“满堂问”?[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家琼;教学网络组织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霞;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朱亚莉;促进“反思”的概念构图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车志荣;概念掌握中的建构活动及能力培养的探析[D];苏州大学;2005年

4 詹黎;利用概念图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5 任锐;基于概念图的学习支架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郑魏;利用概念图促进概念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玲;信息化环境下概念图在协作知识建构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鲍贤清;概念图在课堂协作知识建构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华升;基于概念图技术的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车鸿文;精细加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65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65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