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探析

发布时间:2019-05-18 05:17
【摘要】: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由基本理论、管理理论和学校教育理论组成。基本理论体现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管理理论体现了德国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学校教育理论则体现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教育属性。它们反映了德国政治教育理论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结构,从不同的层面指导着德国政治教育的实践。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Germany is composed of basic theory, management theory and school education theory. The basic theory embodies the political attribute of German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management theory embodies the social attribute of German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ory embodies the educational attribute of German political education. They reflect the structure of German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at macro, meso and micro levels, and guide the practice of German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different level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比较德育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比较德育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比较德育研究所
【基金】: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国政治教育及其对当代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鉴价值研究(”项目批号:06BKS034)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5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阮一帆,傅安州;德国文理中学高中历史课教学要求及其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范林芳,傅安洲;德国政治教育课程设计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莱纳·毕佳士;德国的行政管理现代化——从官僚主义到后现代的行政管理[J];德国研究;1999年04期

4 阮一帆,傅安洲;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失败原因探析[J];德国研究;2004年04期

5 傅安洲;彭涛;阮一帆;;德国政治教育概念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6 傅安洲;联邦德国政治教育中心述评[J];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03期

7 傅安洲;德国文理中学高中政治课教学要求及特点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3期

8 阮一帆,傅安洲,邓果;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03期

9 阮一帆,傅安洲;德国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J];战略与管理;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少成;傅安洲;;近30年来国内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范林芳,傅安洲;德国政治教育课程设计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孙东方;傅安洲;;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江晓;;论德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变迁[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5 傅安洲;阮一帆;;德国学校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12期

6 李战胜;顾刚;;纳粹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阮一帆;傅安洲;;德国政治教育国家资源体系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0期

8 贾芫钧;;德国民主政治教育的实施及其借鉴[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10期

9 傅安洲;黄少成;;关于建立一门相对独立政治教育学的思考——兼论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坤;;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达全;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李凤艳;苏联对德国的改造政策研究(1945-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庆;大部制改革的实践诉求与目标指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马海韵;官僚制批判的批判[D];苏州大学;2003年

3 阮一帆;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机构设置与政治教育实施方式的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4 鲁萍;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探析[D];武汉大学;2004年

5 范林芳;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6 陈一远;论受教育权的保障[D];山东大学;2006年

7 李竖斌;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礼;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顾刚;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10 唐金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历史、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建平;政治的语源和政治文化[J];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2 黄洋;希腊城邦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文化[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3 傅安洲;联邦德国政治教育中心述评[J];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03期

4 傅安洲;德国文理中学高中政治课教学要求及特点分析[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一帆;傅安洲;;德国政治教育国家资源体系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0期

2 彭涛;傅安洲;阮一帆;;德国的成人政治教育[J];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15期

3 陈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TQC[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张敬斌,宾文高;论全球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蔡华锋;试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耿步健,李玉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刍议[J];唐山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忠祥;;介}9“教育[,

本文编号:2479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79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