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教育寻租视角下的探析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school choice is due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xuberant demand for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shortage of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school choice presented by educational rent-seeking is the devour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fairness, and its way out is not to prohibit the school choice strictly, but to regulate i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to avoid the subsequent harm of educational rent-seeking.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高教所 广州大学高教所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保伟;毛亚庆;;高等教育寻租的制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秀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制度安排[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珊;;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择校的原因及利弊分析[J];教书育人;2009年S3期
2 曹静;;择校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8期
3 高玉梅,袁江;择校现象的社会文化学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王菁菁;;择校现象与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03期
5 孙冬,任学印;国外“家长择校”改革及对我国择校现象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11期
6 高振千;;择校难可以这样破解[J];教书育人;2006年24期
7 赵菲菲;;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8 李法明;;择校费拷问政府教育责任[J];成才之路;2010年03期
9 李旭林;;消除择校:教育均衡的首要标志[J];湖南教育(中);2010年12期
10 曾天山;;择校,绵长而无奈的话题[J];教书育人;2006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湘萍;;中美择校研究的比较——基于问题、理论及方法的比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吴遵民;沈俊强;;论择校与教育公平的追求——从择校政策的演变看我国公立学校体制变革的时代走向[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3 李湘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与教育机会分布公平性研究——基于中国18城市居民家庭教育选择支出的实证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赵博;;择校现象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乔海曙;钟小红;;从源头上治理教育乱收费[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6 陈平水;靳钰炜;;山西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研究——从校际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烽;;我国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及其原因[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叶;加大投入给择校风降温[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调宣邋记者 季佳莹;“择校热”加重供养子女上学负担[N];哈尔滨日报;2007年
3 高伟山;稳住教师心 留住学生身[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4 刘丹;择校缘何成风[N];经济参考报;2005年
5 晋生;求解“教育三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记者 程歆邋许含宇;我省力争3年内解决城区择校问题[N];福州日报;2007年
7 任松筠;从择校费征税想到“铜陵奇迹”[N];新华日报;2006年
8 高伟山;达旗:“一校一品”以建特色校求均衡[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9 禹志明;择校拼的就是权钱,教育公平何在[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市教育局 马锡华;跟风择校不可取[N];丽水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轩颖;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治理政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银环;论教育寻租[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佟鸿霞;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智慧;择校现象及其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沈俊强;从近十年择校政策的演变看我国公立学校体制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从庆;论学校场域之外的资本运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丽坤;择校:基于预期的现实选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余莲婷;推进义务教育公平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贤伟;城市化背景下城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魏兰兰;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谢经汤;城市择校生问题的Logistic回归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3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9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