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小学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关系的元分析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00:48
【摘要】:心理健康是小学生成长的基础之一,是小学生良好接受教育的前提。强烈的孤独感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良好的友谊关系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孤独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该研究通过元分析探讨小学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团体沙盘游戏对小学生的友谊质量进行干预,以确定团体沙盘游戏是否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友谊质量,从而降低孤独感。研究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通过元分析,对小学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进行整理分析,探寻小学生友谊质量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概括性的结论,为研究二提供依据。研究二,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调查研究,运用“儿童孤独感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对辽宁省海城市某小学共54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其次是干预研究,根据调查结果选出友谊质量低、高孤独感的20名被试,随机将20名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每周一次团体沙盘干预活动,每次60分钟,共进行5次,对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然后根据研究者的反馈、班主任的评价以及被试的问卷测量结果来评析团体沙盘游戏是否有效改善学生的友谊质量,降低孤独感水平。由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小学生友谊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除冲突与背叛)与孤独感呈现负相关,冲突与背叛维度与孤独感呈现正相关关系。(2)元分析中的测量工具存在调节作用,而文化背景、文献类型不存在调节作用。(3)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的小学生的友谊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的小学生的孤独感没有显著差异。(4)团体沙盘游戏对小学生的友谊质量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小学生的孤独感也有明显的降低。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44
【图文】:

漏斗图,孤独感,偏倚,总分


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帮助与指导冲突与背叛友谊质量总分999928543854385438543812757-0.411-0.452-0.4320.259-0.349-0.567~ -0.225-0.626~ -0.234-0.610~ -0.214-0.031~ 0.508-0.423~ -0.269477.812***686.801***673.473***974.893***672.854***27243424311211721993版偏倚检验(1)友谊质量总分与孤独感总分的出版偏倚分析图 1 所示是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漏斗图,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 Fisher ’s z 0~0.0 的区域内,图 2 中的黑色的点是通过减补法补充后的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显示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 Fisher ’s z 落在-1.0~0.0。通过对漏斗图的直观观察到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顶部和平均值附近,漏斗底部并无研究出现。另外结合失数来看,失安全系数为 1993,远大于 5k+10=125,故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相关存在出版偏倚,不缺乏代表性。

漏斗图,孤独感,维度,偏倚


图 2 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漏斗图(2)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感的出版偏倚分析图 3 所示是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感的漏斗图,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isher ’s z 落在-1.0~0.0 的区域内,图 4 中的黑色的点是通过减补法补充后的漏斗示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感的 Fisher ’s z 落在-1.0~0.0。通过对漏斗图的直观观看到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顶部和平均值附近,漏斗底部并无研究出现。另外结合系数来看,失安全系数为 3243,远大于 5k+10=125,故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关研究不存在出版偏倚,不缺乏代表性。

漏斗图,孤独感,维度


图 2 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漏斗图(2)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感的出版偏倚分析图 3 所示是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感的漏斗图,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感Fisher ’s z 落在-1.0~0.0 的区域内,图 4 中的黑色的点是通过减补法补充后的漏斗图显示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感的 Fisher ’s z 落在-1.0~0.0。通过对漏斗图的直观观察以看到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顶部和平均值附近,漏斗底部并无研究出现。另外结合失全系数来看,失安全系数为 3243,远大于 5k+10=125,故陪伴与娱乐维度与孤独感相关研究不存在出版偏倚,不缺乏代表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晓丽;;团体心理沙盘游戏在中学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初探[J];教育革新;2018年03期

2 王璐;;团体沙盘游戏对小学生社交困难的干预研究[J];教育观察;2019年05期

3 崔晓丽;;沙盘游戏技术运用于高中职业生涯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校园心理;2019年03期

4 范聚慧;;沙盘游戏校本化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目标[J];江苏教育;2019年24期

5 张俊勤;刘桂;;“沙盘游戏进课堂”的实践与创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15期

6 周彩虹;申荷永;张艳萃;徐凯;;沙盘游戏治疗:纵深化与本土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7 宋玉凤;张晶;董玉钦;;一年级小学生团体沙盘游戏成长报告[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35期

8 曾爱莉;;沙盘游戏,开启闭锁的心门[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10期

9 张会会;;利用沙盘游戏对社会退缩幼儿进行干预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31期

10 刘明玲;刘聪;;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丽霞;;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陈静;;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吴映红;;玩吧,孩子——家长志愿者参与沙盘游戏陪伴的实践研究[A];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浙江省第三届心理咨询师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7年

4 毛颖梅;赵硕;;唐氏综合症幼儿沙盘游戏特点的个案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映红;;自主“沙”世界,快乐“心”成长——一例运用沙盘游戏引导儿童心理发展滞后案例[A];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浙江省第三届心理咨询师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7年

6 刘幼群;;团体沙盘游戏改善高职新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尝试[A];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7 姜泽志;吕建国;;沙盘游戏治疗“解教前综合征”的个案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丽丽;;一例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沙盘游戏治疗案例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远军;张少龙;阮俊;姚雪阳;肖志刚;张元红;赵军蓉;;团体沙盘游戏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中的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二届年会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研讨会会议手册[C];2018年

10 崔慧慧;;团体沙盘游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A];《人文与科技》(第二辑)[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北向北;被压抑与被忽视的:儿童自然成长的力量[N];新华书目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肖平 本报通讯员 傅连;沙盘游戏里藏玄机[N];苏州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映夏;30%的中小学生需心理辅导[N];中山日报;2009年

4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陈侃 项锦晶 申荷永;沙盘游戏的治愈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山西省万荣县特殊教育学校 孙云霞;沙盘游戏,开启特殊儿童心灵之窗[N];发展导报;2017年

6 记者 拓玲;沙盘游戏 开启孩子心灵家园[N];西安日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陆一波;沙盘游戏说出“不能说的秘密”[N];解放日报;2011年

8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宋成 冯冬梅;玩沙盘游戏也能治心病[N];中山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许英 王帅;温润学生心灵 奠基美好人生[N];本溪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张忠田 通讯员 王怀莲;沙盘游戏克服儿童“偏倚”[N];健康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小学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关系的元分析及干预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2 曲亚;沙盘游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3 陈雯雯;团体整合性沙盘游戏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4 田迎迎;整合性沙盘游戏治疗对大学生学业拖延问题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5 杨迎;《沙盘游戏:在玩耍中治疗、恢复和成长》(第十一章)翻译实践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6 殷晓彤;《沙盘游戏:在玩耍中治疗、恢复和成长》(第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7 禹灿灿;人际交往困难初中生初始沙盘特征分析及团体沙盘游戏对其干预效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8 商静静;小学沙盘游戏校本课程开发[D];沈阳大学;2017年

9 郭霞;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10 李东平;团体沙盘游戏对中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效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00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800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