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教育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4 05:54
校园欺凌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学者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焦点问题,给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危害,会影响家庭的幸福、干扰学校正常的秩序,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安全。随着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校园欺凌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为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关怀教育的视角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迫在眉睫。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研究对于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行为采取有效的处置,对建设安全校园提供指导意义。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欺凌对策。使用《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问卷》调查了390名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卷入校园欺凌情况、校园欺凌的年级、性别、形式、地点、时间和方式等。为了调查更加深入,以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特征和防治现状为主要内容对10名农村留守儿童和6名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一部分以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进行,一部分以网上视频的方式进行,分析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特征。研究发现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具...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欺凌状况
索取钱财、拿走、损坏东西 106 27.2%打、踢、推、撞或威胁 157 40.3%言语取笑、讽刺 182 46.7%因外貌等原因起难听的外号 149 38.2%散布谣言 111 28.5%孤立、排斥 106 27.2%在网络上有人说过我的坏话、取笑我 129 33.1%在网络上有人传播关于我的谣言 103 26.4%未经允许在网络上发布我的个人信息 82 21.0%在网络上曾有人匿名来骚扰我 86 22.1%曾有人在网络上恐吓威胁我 72 18.5%玩网络游戏时,受到过排挤 111 28.5%
图 2.3 农村留守儿童欺凌他人的欺凌方式发生率根据图 2.3 所示,实施“言语取笑、讽刺其他同学”的农村留守儿童最多,占33.6%;实施最少的是网络欺凌,“我在网络上恐吓威胁我的同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占 12.8%。(四)校园欺凌的性别差异为了解不同性别的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在遭受欺凌、欺凌他人的状况,本研究通过 SPSS.20 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计算性别在遭受欺凌、欺凌他人中欺凌状况的差异。1.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欺凌状况的差异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发现,如表 2.16 所示,在遭受欺凌方面,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欺凌方式的性别差异表明在 0.05 水平达到了显著水平(t=2.070,0.01<p<0.05)。表 2.16 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欺凌状况的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某县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现状[J]. 常进锋,刘烁梅,虎军.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9)
[2]澳大利亚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研究[J]. 陈琪,李延平. 外国教育研究. 2018(08)
[3]情育道德 爱促品格——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关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丁幼新.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1)
[4]留守儿童校园暴力事件成因及对策[J]. 许秀芬,刘玲.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5]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全面还是聚焦?[J]. 秦玉友,曾文婧. 人民教育. 2018(07)
[6]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全国10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调查[J]. 滕洪昌,姚建龙. 教育科学研究. 2018(03)
[7]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法律介入[J]. 杨宇琦. 教学与管理. 2018(05)
[8]受欺凌者视角下广东省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现状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基于495名中小学生及38起案例的分析[J]. 李伟权,刘雁.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7(03)
[9]校园欺凌现象分析及预防对策[J]. 袁方,黄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小年龄青少年被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闫丽,左霞云,楼超华,廉启国,涂晓雯,钟向阳,朱倩倩,余春艳. 中国公共卫生. 2018(03)
博士论文
[1]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论[D]. 孔海燕.鲁东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关怀道德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校园欺凌问题研究[D]. 刘珂.江南大学 2018
[2]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亲子依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 刘佳.天津师范大学 2018
[3]诺丁斯关怀伦理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D]. 肖宝荣.黑龙江大学 2018
[4]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侮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 李小龙.辽宁师范大学 2017
[5]中学校园欺凌行为预防策略研究[D]. 苏雪燕.河南师范大学 2017
[6]留守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影响研究[D]. 吴强.安徽大学 2017
[7]我国校园欺凌中法律责任年龄问题研究[D]. 张文博.华中科技大学 2017
[8]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 楚士燕.东北财经大学 2016
[9]校园欺凌行为研究[D]. 王楚婧.江西财经大学 2016
[10]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暴力问题的应用研究[D]. 杨一星.贵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05990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欺凌状况
索取钱财、拿走、损坏东西 106 27.2%打、踢、推、撞或威胁 157 40.3%言语取笑、讽刺 182 46.7%因外貌等原因起难听的外号 149 38.2%散布谣言 111 28.5%孤立、排斥 106 27.2%在网络上有人说过我的坏话、取笑我 129 33.1%在网络上有人传播关于我的谣言 103 26.4%未经允许在网络上发布我的个人信息 82 21.0%在网络上曾有人匿名来骚扰我 86 22.1%曾有人在网络上恐吓威胁我 72 18.5%玩网络游戏时,受到过排挤 111 28.5%
图 2.3 农村留守儿童欺凌他人的欺凌方式发生率根据图 2.3 所示,实施“言语取笑、讽刺其他同学”的农村留守儿童最多,占33.6%;实施最少的是网络欺凌,“我在网络上恐吓威胁我的同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占 12.8%。(四)校园欺凌的性别差异为了解不同性别的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在遭受欺凌、欺凌他人的状况,本研究通过 SPSS.20 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计算性别在遭受欺凌、欺凌他人中欺凌状况的差异。1.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欺凌状况的差异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发现,如表 2.16 所示,在遭受欺凌方面,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欺凌方式的性别差异表明在 0.05 水平达到了显著水平(t=2.070,0.01<p<0.05)。表 2.16 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欺凌状况的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某县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现状[J]. 常进锋,刘烁梅,虎军.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9)
[2]澳大利亚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研究[J]. 陈琪,李延平. 外国教育研究. 2018(08)
[3]情育道德 爱促品格——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关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丁幼新.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1)
[4]留守儿童校园暴力事件成因及对策[J]. 许秀芬,刘玲.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5]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全面还是聚焦?[J]. 秦玉友,曾文婧. 人民教育. 2018(07)
[6]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全国10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调查[J]. 滕洪昌,姚建龙. 教育科学研究. 2018(03)
[7]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法律介入[J]. 杨宇琦. 教学与管理. 2018(05)
[8]受欺凌者视角下广东省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现状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基于495名中小学生及38起案例的分析[J]. 李伟权,刘雁.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7(03)
[9]校园欺凌现象分析及预防对策[J]. 袁方,黄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小年龄青少年被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闫丽,左霞云,楼超华,廉启国,涂晓雯,钟向阳,朱倩倩,余春艳. 中国公共卫生. 2018(03)
博士论文
[1]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论[D]. 孔海燕.鲁东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关怀道德教育视角下的初中校园欺凌问题研究[D]. 刘珂.江南大学 2018
[2]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亲子依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 刘佳.天津师范大学 2018
[3]诺丁斯关怀伦理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D]. 肖宝荣.黑龙江大学 2018
[4]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侮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 李小龙.辽宁师范大学 2017
[5]中学校园欺凌行为预防策略研究[D]. 苏雪燕.河南师范大学 2017
[6]留守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影响研究[D]. 吴强.安徽大学 2017
[7]我国校园欺凌中法律责任年龄问题研究[D]. 张文博.华中科技大学 2017
[8]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 楚士燕.东北财经大学 2016
[9]校园欺凌行为研究[D]. 王楚婧.江西财经大学 2016
[10]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暴力问题的应用研究[D]. 杨一星.贵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05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605990.html